第十五回欲图霸业挥神剑初识佳人奏玉箫(3/3)
郎君,将来你与妹夫同来见我,做姐姐的就欢喜无限了。
”珊瑚忍了眼泪,也强笑说道:“小姐,我也祝你早日了却心愿,见着送你红豆的人,小姐,我走啦!”
珊瑚与蓬莱魔女含泪告别,耿照意想不到珊瑚又与他同行,心头却是不由自已地感到喜悦,走到山坳,低声说道:“瑚妹,我只道要与你分手了,谁知咱们又同往江南。
你这次冒险而来救我,我粉身碎骨无以报答,将来你报仇的时候,有用到我的地方,我赴汤蹈火亦所不辞。
”珊瑚嫣然一笑,说道:“这些话到了江南再说吧。
让小姐听见了,她会取笑咱们的。
”蓬莱魔女没听见他们的说话,但她从珊瑚、耿照的神情眼色之中,已然可以察觉他们二人已互萌爱意,眼看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不由得一阵欢喜,又是一阵惆怅。
蓬莱魔女心中想道:“珊瑚的身世和我同样可怜,但是她却比我幸运多了,她有耿照陪她同往江南,我还在独自探索我的身世之谜。
嗯,却到哪儿去寻觅笑傲乾坤华谷涵呢?”想至此处,脸上不觉微微发热,珊瑚临走时那句祝辞:“祝你早日了却心愿,见着送你红豆的人。
”似是一颗石子投进她的心湖,余波荡漾,久久未能平静。
珊瑚这句话也揭破了她心底的秘密,这秘密是她自己也不敢触及的——她去寻觅笑傲乾坤华谷涵,只是为了探索身世之谜吗?还是为了也要找个知心的人儿,就像珊瑚找到耿照一样?
“今日本来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意外地碰见了他,却谁知又当面错过了。
”华谷涵的诗句:“弹剑狂歌过蓟州,空抛红豆意悠悠!……”又一次地触动了她的情怀,“不论如何,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找着他。
我要向他查询我的身世之谜,我还要向他问个明白,他送还红豆,临走狂歌,这、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蓬莱魔女寻思:“他是和东海龙一同走的,东海龙元气未曾完全恢复,我未必追他们不上?”
走了一程,地上发现许多凌乱的足印,这是宋金刚这班人留下的。
蓬莱魔女心想:“华谷涵决不会与这些人同行。
”于是改了一个方向,又走了一程,这回果然发现了一个异乎常人的大足印,但却没有发现另外的足印,这大足印决不会是华谷涵的。
但蓬莱魔女一想,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华谷涵轻功卓绝,踏雪无痕,焉能在地下留下足印?东海龙身材高大,他的轻功虽也很好,但却是受了点伤,落步难免沉重,这大足印一定是东海龙的了。
只要追上了东海龙,那就一定可以见着华谷涵。
”这推论似乎不错,但蓬莱魔女却未想到,华谷涵和东园望也只是萍水之交,东园望虽然受了点伤,武功亦早已恢复了六七成,亦无需乎华谷涵保护。
她只道他们二人是同来同去的,便下了决心,跟着这大足印追踪。
可惜蓬莱魔女先后为了救治师兄、以及和珊瑚谈话,已耽搁了不止一个时辰,她的轻功虽然远胜于东园望,但急切之间,却怎能追上?
蓬莱魔女跟着足印穿山过岭,一口气跑了几十里路,足印到了平地,不久又到了大路。
大路上来往人多,车轮的轨迹,健马的蹄痕,行人的脚印,重重叠叠,早已把东园望的脚印掩盖了,哪里还能分辨出来?
蓬莱魔女不肯死心,想道:“听说东海龙每年要到泰山一次,他这次离开了海岛,很可能也要到泰山去住几天。
我索性追到泰山去,若还不见,再出海找他。
总要在他的身上追查出华谷涵的下落。
”
蓬莱魔女一路追踪,不到两日工夫,已从商河县来到泰山脚下,走了七百里路程。
这时已是暮霭苍茫,瞑色四合、夜幕初降的时分了。
蓬莱魔女在山脚歇了一会,正自寻思要不要待到明日上山,忽听得隐隐似有笑声,宛如游丝袅空,若断若续,随着山风送来,虽然不很响亮,但却甚为清晰,从这么高的山峰上传来的笑声,山下居然可以听到,显然是一个内功极其深厚的高人所发。
蓬莱魔女精神一振,心想:“难道华谷涵已知道我追来了,发这笑声引我?嗯,若然不是笑傲乾坤,旁人也无如此功力。
”于是不再踌躇,立即上山。
山间明月冉冉升起,抬头望去,峰峦隐约,俨如蒙了一层薄雾轻绡,泰山夜景,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更显得幽美无伦。
过了“岱宗坊”,仰望泰山顶,浮云奇幻,变化万千。
古人把它形容为“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有时朵朵白云倏然飞出,似是把山峰拦腰切成两段,看上去好像山上有山,更属罕见奇景。
但蓬莱魔女却无心观赏,心中只是想道:“云海茫茫,但不知他藏身何处?”默念唐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两句,不禁一片惘然。
忽听得前面传来几种乐器混合的乐声,蓬莱魔女仔细一听,有清亮的声音,有激越的笳声,还有“咚咚”的铜鼓声,蓬莱魔女大为奇怪,心想:“是谁夜间在此奏乐,若说是华谷涵和东园望,但听来又不止两种乐器,最奇怪的是还有塞外的笳声。
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物?”乐声越来越高,诸声杂作,恍如万马奔腾,千军赴敌,蓬莱魔女心头一凛,心道:“这是一片杀伐之声,决非心性平和的隐士高人所奏。
”但亦可以料想得到,这些人也决非寻常人物。
蓬莱魔女好奇心起,不管其中有没有华谷涵,便循着乐声的方向寻去。
山路弯弯曲曲,过了“二天门”,远远望去,有五棵古松,老干苍虬,枝条茂密,遮住了月光。
传说秦始皇曾在这里避过风雨,封这五棵松树为“五大夫”,“秦松挺秀”是泰山八大景之一。
蓬莱魔女心想:“这些人在秦始皇避过风雨的松下奏出杀伐之声,胸中抱负,实是不凡。
”这时蓬莱魔女已隐约可以看出松树下人影幢幢,但因月色朦胧,古松的枝叶又极茂密,人数多少,却是看不出来。
蓬莱魔女施展绝顶轻功,借物障形,又走近了一段路,天空飞来一片浮云,遮着月亮,夜色如墨。
乐声倏然停止,忽听其中一人哈哈笑道:“我又得了一首新词,你们听听!”于是朗声吟道:“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
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
蓬莱魔女听了这阕新词,也不禁吃了一惊,心想:“好凶的口气!只因浮云蔽天,碍他赏月,他就恨不得要一剑腰斩紫云,好仔细看嫦娥体态。
似他这等凶横霸道的,普天之下,只怕没有第二个了。
”
在刚才月被云遮之际,蓬莱魔女施展绝顶轻功,飞身上了一棵古松。
这时云开月现,蓬莱魔女轻轻拨开树叶,偷望下来,只见松树下约有十余男子,有的武士装束,有的文人打扮,这些人排成两排,当中坐着一个中年汉子,身穿圆领窄袖五色绣龙的长袍,脚登鹿皮马靴,头戴一顶貂皮披风帽,相貌颇为威武,看他对这班人的神气,似是一个身份很高的贵人。
他朗吟了这阕新词之后,哈哈大笑。
这些人拍手赞道:“好词,好词!”有一个文士模样的人似是要卖弄学问,更摇头晃脑地说道:“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真是奇句,奇句!想古来那些腐儒,也曾有过许多吟咏嫦娥的诗词,不是为嫦娥抒发幽怨,就是为自己空寄相思,哪里及得上主公这首新词的立意新奇,豪迈超俗。
”又一个道:“想古来吟咏嫦娥的佳句,首推李商隐的那首‘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他就只知道怜悯嫦娥,却不懂如何去解嫦娥的寂寞。
主公,你一剑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嫦娥也一定很感激你了。
”这些人说谀辞纷进,大拍马屁,蓬莱魔女听了,颇觉作呕。
但也不能不承认那人的新词,确是异想天开,奇句不凡。
那人哈哈笑道:“不嫌我太粗鲁了么?”那些人又纷纷说道:“主公是天下第一人,主公赏识嫦娥,嫦娥若是有知,也定感恩宠,说不定还要下凡来叩见主公呢。
”
那人又哈哈笑道:“你可知道朕生平有三个愿望。
一愿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二愿亲自指挥将帅,讨平各国,将各国的君主,都俘虏来问他们的罪;三愿得天下绝色的女子做我的后妃。
如今第一个志愿是已经达到了,第二个志愿嘛看来也总可以做到,只有第三个志愿,那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蓬莱魔女这一惊非同小可,寻思:“听此人的口气,难道他竟是金主完颜亮?”
蓬莱魔女猜得不错,这人正是金国的当今皇帝完颜亮。
此人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荒淫无道,无所不用其极。
但野心却是极大,也颇有才情。
他这次来到泰山,是想学中国古代帝王的“封禅”之举。
(羽生按:中国古代以为泰山最高。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到泰山来祭天地,是表示帝皇至高无上的尊严的一种仪式。
)“封禅”既毕,这晚就在泰山赏月,蓬莱魔女恰好遇上。
那个最善于拍马屁的文臣说道:“主公无须烦恼,依小臣之见,美人也并不难求。
”完颜亮斜着眼睛问道:“到哪里去求啊?”那人说道:“江南素多佳丽,主公你兴兵灭了赵宋,那时江南的女子玉帛都属主公所有,还怕选不到绝色的美人?”完颜亮闻言意动,笑道:“听说西湖风景绝佳,临安(今杭州)成了南宋京都之后又极是繁华,倘得在西湖上拥江南佳丽,赏山色湖光,也是人生一大快事!”那文臣道:“可不是么!南宋词人柳永有一首‘望海潮’,把临安的风景人物写得美极了,主公不知可听过么?”完颜亮意兴更豪,说道:“你唱来听听。
”
那文臣轻捻沙喉,装模作态,曼声唱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完颜亮哈哈笑道:“好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咱们今年就到临安过中秋,赏桂花去也!哈哈,我投鞭足以断流,何愁他天堑不能飞渡!”那些文巨武将欢声雷动,齐道:“主公英武圣明,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干戈一动,江南定可一鼓荡平!”完颜亮哈哈大笑道:“但也不可太轻敌了,左仆射,你替朕起草诏书,回大都之后,立即征集各部精兵,克日兴师!”
蓬莱魔女听得大怒,寻思:“这是极难得的机会,我且把这狗皇帝一剑杀了,也免得生灵涂炭。
”猛喝一声:“金狗看剑!”倏地从树上跳下,剑光如练,径刺完颜亮。
完颜亮吃了一惊,待看清楚是个绝色女子,随即又哈哈笑道:“美人何必到江南去求,这个女子就胜于月里嫦娥!你们将她拿下,却不可将她伤了!”
完颜亮的随身侍卫,都是一等一高手,怎容得蓬莱魔女杀到完颜亮身前,早就把她挡住。
蓬莱魔女左手飞舞拂尘,右手挥动长剑,展开了“天罡拂尘十八式”和“柔云剑法”,在众武士包围之中,指东打西,指南打北,那些武士不敢伤她,却是吃亏,只听得“当当”两声,两名武士的长剑已给她拂尘卷去,紧接着刷的一剑,又一名武士给她利剑刺穿了咽喉。
众武士见她如此厉害,无不大惊,但蓬莱魔女要想突围,一时间却也不易。
忽地有个武士叫道:“我识得她,她是蓬莱魔女柳清瑶。
各位小心了!”一条长鞭,矫如游龙,倏地从蓬莱魔女下三路卷来。
正是:
惊见名山腾剑气,蓬莱魔女遇天骄。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一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