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士大夫,身死于野(2/3)
,既是前朝大员,今被我擒获,可愿归降。
”赵应元早就注意到许直,他奉闯王之命进驻山东,正需要官员和士人辅佐,因此他诚恳地说道。
可谁知许直却想也不想地回道:“吾乃崇祯朝进士,天子门生,不愿事贼!”
闻言赵应元不禁一愣,京师之中不少前朝首辅俱已降顺,怎么他却连个员外郎也不能降服。
一时间,他不由得有些脑怒,狰狞着脸恐吓道:“既不降我,可知后果!”
面对恐吓,许直决然道:“但求速死尔!”说完,他便闭目不言。
在王彦想来,许直既然没有在京师被破时殉国,定然是将生死看得颇重,这样的人降顺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没想到真到被擒之时,他却是如此的决绝。
这让他满是震惊,满是羞愧,同时又让他热血上涌,寒窗苦读十余载,学的不就是一个忠孝节义。
在京师时他被恩师劝住,独自苟活,今日他却不想再次逃避。
见许直闭目待死,王彦顿生同死之心,若是以区区一介举人,得享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
可就当王彦下定决心时,却又记起许直的交代,他不禁猛然回头,寻那许嫣嫣身在何处。
在他身后,十三岁的小姑娘,两行眼泪花啦啦的流着,在涂满烟灰的脸上留下两条白皙的痕迹。
王彦看着不由心中一疼,这就是许直当初没有追随皇帝的原因吧。
“既不降我,那本将便不能留你,不过我佩服许员外的忠义,脱下去留个全尸吧!”许直的决然不似作假,这让赵应元很是恼火,但汉人自古崇敬忠义之士,他内心有些惋惜,但对待不臣服之人,依然不会留其性命。
言毕,自有武士架着许直向外拖去,他不发一言,只是恳求的目光却向王彦看来。
四目相对,王彦内心一阵绞痛,他看着许直被拖着倒退,眼中薄雾迷眼,他明白许直放心不下什么,心中立时涌起一股责任,不禁对着他重重的点了点头,才看见许直如释重负的闭上双眼。
这时,本就哭的梨花带雨的许嫣嫣,哪里还能忍受,见父亲被拖去行刑,一边流泪,一边便向人群外挤去。
王彦见此顿时大惊,顾得了什么忠义,什么士大夫之烈。
这一刻他心中只记得许直之托,只知道他点了头,要保护好许嫣嫣。
君子一诺,独行千里,亦必践。
趁着赵应元等人的注意力都在许直身上,王彦急忙退回人群中,将许嫣嫣拉住,挡在身后。
这时赵应元的目光终于向院内看来,但是失去许直,他对院内之人已是意兴阑珊,没有再耗费时间的意思。
他一抬手中马鞭指着院内众人冷冷道:“诛其头领,余者充做前军。
”
赵应元说完便一打马,调转马头,身后士卒立刻分开一条通道。
待其与亲卫离去,一名军校立马翻身下马,抽出腰间长刀大声命令道:“跟老子冲进去,敢有反抗者,不听号令者,乱刀剁死!”
众人谁也不敢阻难如狼似虎的闯军,纷纷按其要求,蹲于院中。
此时许嫣嫣以完全崩溃,失了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