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3/3)
僵直的男孩浑身打抖。
所画一点反应没有,只是倒在梅朵怀里。
很多人惊惶地奔过来。
月光上前把所画放倒在地,扒开他手肘上的氆氇,里面全是血&hellip&hellip
大师钢刀举在手里,他本人也被怔住了,不敢相信这样突发的后果。
涌上前来的人群惊恐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大师靠在法座旁发出模糊回音,&ldquo今天,后来变成&hellip&hellip不祥的日子!所以才会不显灵了&hellip&hellip绿度母都托梦给汉姑娘了,她能证明&hellip&hellip但是她迟到一步跟我说明&hellip&hellip都怪这姑娘说得迟了&hellip&hellip&rdquo
所画的右手残废了。
再也不能举起画笔。
他的梦想刚刚燃烧起来就被无情的扑灭。
绝望的所画,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进入寺庙,当一名僧人,这就是作法的大师给所画的全部补偿。
一个女子&mdash&mdash汉女子梅朵。
一个男孩&mdash&mdash康巴汉子月光。
几十个孤儿。
整整5年的日日夜夜。
他们在麦麦草原上相依为命。
梅朵和月光,彼此相爱。
为了孩子们,梅朵耗尽了心血。
为了月光,梅朵很努力的,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酥油女子,她已经决定,就在这草原上,嫁给月光。
草原上的人们都喜欢和信任这个倔强而热情的汉女子,把她看成是菩萨转世。
如果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
这将是一个完美的,关于&ldquo爱&rdquo的故事。
梅朵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爱。
可是爱的背后,另一些事情渐渐浮出水面。
梅朵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胃病、贫血、吐血。
月光恪信寺庙的力量,可是寺庙救不了梅朵的身体。
寺庙甚至救不了孩子们。
梅朵的梦想一直是,教会孩子们最基础的知识,把孩子们送到县城读书。
可是最后,她发现,多农喇嘛的意思不是这样的,被她视为亲人,并且是孤儿学校的最坚定的支持者&mdash&mdash多农喇嘛,只是想让这些孩子有一些文化,然后再到寺庙当识字的僧人。
梅朵觉得自己的梦想坍塌了,她看着那些孤儿们,他们是多么想走出草原,可他们的命运,如同所画一样,其实早就被注定&mdash&mdash只有她和孩子们天真的相信,命运可以被改变。
梅朵和月光的争执越来越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
梅朵对宗教的质疑令月光愤怒;月光也无法支撑起梅朵的梦想。
梅朵终于彻底病倒,回到汉地治病。
碉楼再次废弃,孩子们重新离散。
而麦麦草原在梅朵离开后经受了一场罕见的泥石流灾难,大量村民死在这场灾难中。
这场灾难过后不久,又发生了一场莫名的误会,令月光以为,梅朵已经病死。
他非常伤心,出家,立志修行成一位喇嘛,一生一世来为病死的梅朵和在泥石流中遇难的家人念经。
等到梅朵再次艰难地登上草原,一切都变了。
她终于再次见到了月光,在寺庙的台阶上,那个曾经日夜陪伴她的欢乐的青年,他的长发已经剃度。
手执经书。
稳步,沉着。
口念经语。
高大的外身,裹着宽厚复叠的绛红僧袍。
&ldquo月光!我来看你&hellip&hellip&rdquo梅朵说。
月光怔在那里。
他一脚搭在台阶上,一脚像是要坠落下来,却又停顿在半截台阶中,脚底悬空。
阳光那么强烈,照着他一身绛红,像血浆灌进梅朵的心,覆盖开来。
&ldquo月光&hellip&hellip月光&hellip&hellip不月光,就这么轻易,你就这么轻易放弃吗?&rdquo
他的目光是无奈,还是更多决意。
&ldquo可是我为你超度的经语念过一天又一天&hellip&hellip前话无需再叙,现在我已经遁入空门!&rdquo
&ldquo可是月光&hellip&hellip你带我去那样的天堂,你让我如此拼搏,你却丢下我一个人&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不是一个人。
抬头望天,你看神灵就在你的头顶上方,你看到了吗?&rdquo
梅朵再没哭,或者哭也淌不出泪。
泪水是一种希望。
把背包缓缓递向已经跨上台阶高处的青年。
梅朵说,&ldquo月光,来,你来瞧我带回的钱&hellip&hellip可以修通雪山下那条路了。
我们可以在那个峡谷里盖一栋大大的木屋&hellip&hellip&rdquo
&ldquo那还不如盖一座寺庙。
&rdquo月光打断梅朵,声音轻而干脆。
《酥油》的故事。
我不知道到底是觉迟还是梅朵的故事。
终于在一场悲哀的无言中落幕了。
感动和悲伤。
爱的勇气和无力。
这是一部关于爱和信仰的书。
大爱之书,又充满了面对信仰冲突的无力。
人类终究无法彼此完全接近,即使爱和感动已经排除了那么多的障碍。
这是一部真实得令人不禁摒住呼吸的书。
觉迟依然想回到那片草原&mdash&mdash她也许最终也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藏家女子,一个月光希望她成为的酥油女子,但那片草原上有她深爱着的孩子们。
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否支撑,她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
2010年6月7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