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3)
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真实的弱势者,你才能真切地感受人间的疾苦和贫困。
这与你到贫穷中体验生活完全不同。
就好比把两个人丢进茫茫沙漠,一个有后援,一个无后援。
贫苦会让一个人无助和孤独。
孤独无处诉说时,就想写。
而这样的孤独写作,我认为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mdash&mdash善恶之事,你自己懵混不清时,在换位思考中,往往会从你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泾渭分明地体现出来。
这时,你会感慨,原来这个事,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应该这样做才会快乐。
所以,一次涉入人生,人性,仁爱的写作,一次描述人间疾苦,贫困,大痛的写作,会让你更深刻地去思索生命的真实意义:人最终需要什么?人最稳定的幸福是什么?这种思索,会提升你的思想高度;或说安定你对俗世的浮躁情结。
写作,就这样慢慢净化你。
我相信这样的过程。
我经常会被自己笔下的人物感动。
这种感动,更坚定了我要把工作坚持到底的决心。
什么工作呢,就是在草原上寻孤失学的孩子,孤儿和流浪儿。
说说五年前吧。
那时我上草原开展这项工作,第一次住进牧民帐篷,与他们朝夕相处。
我被他们的生活深深震撼了。
虽然在这之前我也到过藏区,但只是一个旅行者,一直在路上,没有深入生活。
所以根本想不到世上还会有人过如此艰辛的生活。
且不说贫穷,是生存环境,实在太恶劣了!你说我们平原的民工辛苦吧;但他们至少还有一张床,睡觉总不会淋雨。
牧民们却是常年风餐露宿,淋雨水,睡草地。
这里的草原没有夏天,即使是内地最炎热的七月,也时常雨雪不断。
他们的生存状态震惊了我。
决定留下来。
但真正深入草原生活,那并不是有决心就能够坚持到底的。
首先是饮食问题。
从天天吃疏菜水果到一下吃糌粑酥油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
意志再坚强,也敌不过身体。
不久身体出现问题。
因为天天吃糌粑,干燥缺油,突然出现便秘。
每次&lsquo方便&rsquo非常痛苦。
终有一天造成肛门出血。
当时心里非常慌张,害怕血会止不住。
就想起妈妈曾说,在饥饿的一九五八年,她因吃油树皮而导致便秘出血。
后送进医院,医生什么药也不用,只给一碗猪油,喝下去,竟然好了。
想起这,我就在风干的牛排上寻找牛油,一撮一撮抠下来,熬成油液,捏着鼻孔一口灌下去,果然小解就顺利一些。
这个,后来就成了几年我在草原上特有的治病&ldquo秘方&rdquo。
而睡觉是件叫人非常头痛的事。
晴天还好,一下雨,那真是说不出的受罪。
牧民的帐篷大都是牛毛织物,且编织松弛。
所以外面一下大雨,里面必是细雨蒙蒙。
初上高原的人,本来对缺氧气候就不适应,不可能把头包在毯子里不出来,那会相当憋闷。
所以只要一下雨,我肯定会一边打上雨伞一边睡觉;要不,头发和脸都会被淋湿。
而每个夜晚,牧民们的大狗要散放出来。
狗们很会护家,看到陌生人住进来,很不欢迎。
没有一定的时间作情感培养,它们是不会让你睡得安稳的。
漆黑一团的夜,它们钻进帐篷来,直接立在你头顶上方,嘴里拖着唾液,疯狂地朝你吼叫,用爪子刨你毛毡。
恨不得扑进毡子里啃你一口肉。
只要毛毡稍稍扎得不紧实,露个缝隙,不说它那满口利齿,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