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存亡 系统和穿书女的真相。(3/3)
,和真的皮肤一样。
她前世被蛊修试药,受了很多苦,但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比如这种金蝉蛊,就可以将一个人内里噬空,完整而利落地剥下整张人皮,就像金蝉脱壳一般。
披上这样的皮囊,从头到脚都没有破绽,比人脸面具隐蔽多了。
只要言行举止不露出异样,便是同榻而眠,对方也不会发现枕边人内壳换了个人。
东方漓放下手,勾起单边唇笑了笑,眼睛中幽黑阴恻。
南宫玄,重生一世,你真是丝毫长进都没有,竟还做着当皇帝的美梦。
废物不配活着,神器,是她的!
东方漓在三生镜内和楚美人残杀时,昆仑宗外,慕思瑶一众人也在激烈讨论。
慕思瑶和牧云归分开走,为了安全,她们尽量减少交流,唯有发生十分要紧的事情时才会按秘法留信。
五天前,慕思瑶就收到了牧云归的传信。
牧云归在信中说,他们已进入昆仑宗,若之后她失去音讯,便来这里找她。
信中还附带了昆仑宗的地理位置及入山路径,慕思瑶等了五天,眼看已经到了约定好的传讯时间,牧云归却没有回信。
牧云归不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她不可能忘记,那就只能说明她遇到什么危险情况,无法回信,甚至更糟糕一点,可能已经遭遇不测。
这两天慕思瑶也没闲着,她悄悄观察过阵地中其他人,发现自从五天前起,桓致远就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了。
或许,这个时间还要更早。
五天只是慕思瑶收到牧云归传信后,刻意观察才发现的。
桓致远去哪里了?为何时间偏偏这么巧?
北境队伍对此各执一词。
有的人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联盟本就是桓致远等人牵头搭成的,开战后他们却行踪不明,这其中必有鬼;有的人却觉得昆仑宗内情况不明,如今敌暗我明,应当慎重。
一个侍卫说道:“帝女还在昆仑宗内,昆仑宗这些年从没有人活着进去过,里面不知道有什么魔物。
我们要尽快赶到昆仑宗,将帝女救出来。
”
另一波人却执有不同看法:“帝女身边有江少辞,若他都无法保护帝女,我们进去又有何用?不如留在外面,随机应变,关键时刻接应帝女。
”
双方争执不休,镇安王府的亲卫扫过众人,悄悄走到慕思瑶身边,用秘语传音说:“郡主,自从帝女回来后,陛下偏心越来越明显。
或许,这是个好机会。
”
这些侍卫是保护着慕思瑶长大的,是她绝对的亲信。
她们说的虽然含糊,但意思却很明白。
慕策有了亲生骨肉,心显而易见偏了,将来未必会把帝位传给慕思瑶。
如今牧云归进入昆仑宗,不如趁此机会,永绝后患。
慕思瑶都不需要做什么,只要不进去救援,就能兵不血刃解决竞争对手,将来回到北境,也不必担心被宫里迁怒。
慕思瑶明白亲卫的意思,她离开王府时,父亲也似有似无提点过。
北境人丁凋零,新一辈中最适合继承帝位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慕思瑶,一个是牧云归,牧云归的次序还要比慕思瑶高上不少。
只要牧云归死了,慕策再无选择余地,就只能把帝位传给慕思瑶。
可是,她一定要用这种办法才能继承帝位吗?北境尚未有女子称帝,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她不仅代表着镇安王府,更代表着北境女子。
她若是当不好继承人,大不了回来做郡主,依然有一辈子荣华富贵,可是之后,女子再想继位,就难上加难了。
她从小苦学经书策论,不敢有一刻松懈。
她努力的意义,就是为了当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存在吗?
慕思瑶抿唇,眼神中坚定下来。
众人还在争论不休,慕思瑶忽然开口,说:“敌进我退,便要处处受制。
传令下去,明日不必去前线了,准备进山。
”
众人听到,有人惊喜有人愁:“郡主!”
慕思瑶抬手,说道:“我意已决。
显而易见,这一切的关键就在昆仑宗内,若这种时候我们还犹豫,等别人抢占先机,我们连还手的权力都没有了。
外面这些魔兽是杀不完的,不如拼一把,进昆仑宗里面看看。
”
一个队伍中从来不缺先见之士,保守和进攻各有各的道理。
但谨慎和迂腐、果断和莽撞之间只有一步之隔,在不同意见中如何取舍,是刚愎冒失还是先见之明,是谨小慎微还是延误战机,就在于领导者了。
慕思瑶在这种时候极为果断,其他人被慕思瑶的意念感染,再不唱反调,而是讨论起明日如何在不惊动其他门派的情况下潜入昆仑宗。
镇安王府的侍卫一直皱着眉,等到了无人之处,侍卫不解地问:“郡主,如此天赐良机,您为何要放弃?”
慕思瑶淡淡道:“我当然不甘心将努力了多年的东西拱手让人,可是,我更希望打败她靠的是我更优秀,而不是这种歪门邪道。
”
慕思瑶抬头,看向幽深逶迤、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青山,长叹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此乃危急存亡之际,当务之急是携手度过难关,而不是内斗。
若我们失败,之后天下再无宁日,连北境都无法保全,还谈何帝位?若我们成功,等天下太平,自然有的是时间公平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