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远芳古道> 第41章 陆钧

第41章 陆钧(2/3)

,道,“他想来得很,不过我不叫他来,他那大老粗,吓坏了我外孙孙怎么办!”说着,又解释道,“你阿爹最近忙,外头打仗,你阿爹忙得半个月都不见回来一次的。

    你别怪他,他是真想你。

    ” 知知摇摇头,抽噎了一下,“我不怪阿爹,我知道,阿爹都是为了我。

    ” 江陈氏哽了下,叹气道,“你这孩子,就晓得你什么都知道。

    你别想那些,安安心心把这一胎生下来,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你该操心的事。

    你阿爹心里有数。

    ” 送江陈氏和冯氏到了正院外,江陈氏便不肯叫知知送了,两人转身走了。

     知知往正院回,青娘陪在她身侧,忧心道,“娘子可不能哭,容易坏了眼睛的。

    ” 知知只好收了眼泪,走到庭院中时,忽的听见假山后传来小孩的哭泣声,抽抽噎噎的,主仆二人当即停了脚步。

     府里不用孩子当下人,满打满算就东院一个小郎君,便是陆钧。

     知知顿了顿,对青娘道,“青娘,我们去看看吧。

    ” 说罢,朝假山走去,随着那哭泣声越来越近,果真瞧见了在假山后哭得凄凄惨惨的陆钧,小郎君穿得倒是贵气,可在假山上蹭得脏兮兮的,脸上灰扑扑的,眼泪顺着脸蛋下来,一道道的水痕。

     知知唤了句,“钧哥儿?” 哭声戛然而止,陆钧使劲儿抹了把脸,仰头看着面前忽然出现的人,皱着眉,抿着唇,固执的样子。

     知知以为他没认出自己,便示意青娘去扶他,低声道,“我是二婶。

    ” 待青娘扶着陆钧站起来了,她便走近了,微微弯腰,“饿不饿?二婶那里有好吃的糕点,要不要去二婶那里?” 她没问这孩子为何哭,反正无非就是被夫子骂了,这个年纪的小郎君,挺要面子的,她问多了,反倒容易让陆钧更不高兴,倒不如哄着来。

     陆钧果然十分吃这一套,微微抬着下巴,抽了下鼻子,“那我就去吧。

    ” 知知忍不住笑了下,牵了陆钧的手,拉着他往正院走。

     待到了正院,便叫青娘替他擦了脸,又叫了糕点来,看他吃得满脸渣子的模样,知知忍不住笑。

     陆钧本来便是边吃,便悄悄抬眼打量着知知,他其实晓得,这是自己的二婶,就是那个凶巴巴的二叔的妻子,但二婶很少来东院,祖母也不让他接触正院的人,他还以为,二婶和二叔都是一家的,肯定是一样可怕的性子。

     哪晓得,二婶又好看又温柔,说话的时候,温温柔柔的,身上还有淡淡的香气。

    牵着他的手,也是软的。

     唔,正院的糕点也很好吃。

     知知见他一下子吃了五六块,便叫青娘收了盘子,柔声道,“吃多了要积食的,你若喜欢,等会儿带些回去吃。

    来,喝些茶。

    ” 陆钧又难得乖乖捧着茶水,这是知知特意叫青娘泡的,加了酸甜的果干,添了勺蜜浆,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很适合小孩子的口味,娘家侄儿来时,她经常叫青娘泡。

     陆钧果然很喜欢,慢吞吞地喝,不大舍得一口喝完。

     知知见他这样,便晓得他十分喜欢,等他要走时,便叫青娘每样各捡了些,再弄了一罐子的果干,用小篮子装了,递过去,道,“钧哥儿提得动么?要不要叫人帮你?” 陆钧抬抬下巴,带着点傲气道,“我又不是小孩。

    ”说着,又觉得自己语气不大好,磕磕绊绊道,“我提得动,二婶不用叫人送我。

    ” 这个年纪的小郎君要强,加上那篮子瞧着并不大重,知知便颔首,不再多说什么,目送陆钧出了正院。

     青娘送走陆钧,回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寒门状元路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族谱太厚怎么办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聚宝乾坤碗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大乾风云起苍穹 玄武:从零开始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衣冠谋冢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貌美大师兄拒当万人嫌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修仙大盗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剑魄沉星录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唐代秘史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医圣杨洪一 史上最强县令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纵横诸天:从修炼辟邪剑法开始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灵气复苏:全民海克斯 水浒之往事随风 踏雪寻青梅 武林风云之九阳传奇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抱歉了小师弟,伤害男人的事我做不到!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