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今夕何夕,见此良人(3/3)
国仍有大举进攻的态势,而北辰若是想要一直安定,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上去了,才有与大国对弈的资格。
第三件事,是将现有的官员选拔制度更改为人人可以参与的科举制度,北辰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管身份是否尊贵,一律给予入仕的机会。
”
上官静说着,一直注意着下面人的脸色,她说更改年号和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众臣都是赞同的神情,而她在讲科举制度的时候,有些人的脸色立即变了。
李清牧皱了皱眉头,仔细的揣摩上面女帝的意思,不管身份是否尊贵,一律给予入仕的机会,这句话,听着有些奇怪啊…
李清牧出声,“皇上,科举一事,臣以为不妥,第一,祖宗之法不可变,为官者出身世家,才会有良好的教养,第二,一些草莽之夫虽有一技之长,但却始终上不了台面。
”
他知道,皇上是想选拔良才,但北辰的朝堂,是他们这些贵族世家把持的,有哪家不往朝廷里面塞人?他们这些世家的几乎每个嫡系子弟,都在朝中有着不小的地位,若是任由下层人民进入朝堂,将会直接威胁到他们世家的地位,他必须要强烈反对!
辛裴紧随其后,也站出来发声,“右相大人所言极是,还是按照以往的入仕考核,在国子监选拔人才为好。
”
紧接着,又是几个老臣一阵附和。
上官静手掌握紧,表情微怒,谁都知道,世家公子可以不用在国子监上课,等到入仕考核的时候,却可以强占大半的名额,使得众多优秀的寒门学子却只能望洋兴叹。
上官静正是不满这点,才要如此改革,哪知道刚说出来,就被人反驳,实在让人反感。
上官静将手掌缓缓松开,她冷冷一笑,“右相言之有理,草莽的确不精礼数,但右相之言,就不怕寒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吗?”
她大声道,“在朕眼里,只要是有心报国,只要是才能之辈,都应该受到礼遇,只有如此,北辰才能强大起来。
”
李清牧拱着手,怒声反驳,“皇上,各大世家当年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共同打下北辰的江山,皇上若是体恤功臣,就应该更加礼遇士族!”
上官静看着他愤怒的神色,自己反倒放得更轻松,她淡淡道,“朕可以给某些士族置办些房产,让他们回去颐养天年,让他们的子孙吃喝不愁。
”
李清牧一听皇上潜意思是让他辞官回乡,立即慌声道,“皇上,不可啊!”
上官静掷地有声,“这也是礼遇!”
李清牧顿时沉默了,这个女帝根本不听他的,还用颐养天年来威胁他。
上官静威严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想必各位都知道,只有源源不断的有真才实干的人才进入官场,北辰才不至于被时代的洪流冲走,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不倒,就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
而且,楚国很多年前便已经开始施行科举制度,如今,楚国繁荣昌盛,已然是这片大陆上最强盛的国家,可以说,楚国有如今的成就,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况且,有楚国这样成功的典范在,我们北辰为什么不学习?”
李清牧,辛裴几人不出声了,上官静继续道,“科举一事势在必行,诸位爱卿,有谁愿意替朕准备科举事宜?”
这时候,众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心里都有些悬,此举,可是在跟所有的贵族世家做对。
李荣成,辛白月,王少京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这些世家公子没有发言权。
这时候,林景玉站了出来,他拱手道,“臣愿意帮皇上完成此事。
”
上官静脸上淡笑,果然,这事情最适合景玉去做,“好,此事便由林大人接管。
”
李清牧也不禁叹气,这个林景玉是寒门学子出身,同时又身居高位,他自然不会对贵族世家客气。
之后,王少京站出来道,“皇上,羯族一万五千人如今还在关押,接下来该如何打算?”
上官静想了想,随即说道,“收编!”
王少京抬头望着她,只听她朗朗的声音说道,“如今的北辰正缺士兵,羯族士兵杀了可惜,放回去又相当于放虎归山,不如将他们全部收编,若是收编不成,就派他们为北辰开荒种田,羯族首领若是不服,可以拿金银财宝前来赎人。
”
王少京点头,感觉这方法挺好,他沉声道,“臣一定竭力收编羯族士兵。
”
……
早朝很快便结束了,退朝前,上官静道,“薄修之,薄大人,林景玉,林大人,你们二位退朝后来清宣殿,朕有话要对你们说。
”
“是”薄修之和林景玉齐声回道。
随后,上官静对着众臣道,“今后,望各位爱卿同心同德,共同建设北辰。
”
众臣纷纷回道,“微臣谨记。
”
她随意的挥手,陈公公适时的喊道,“退朝。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上官静下朝回来的时候,发现楚帝果然不在了。
陈公公指挥着小太监们,让他们将奏折送到清宣殿去,上官静也向着清宣殿走去,景玉和修之都在清宣殿等着她。
清宣殿内,上官静一走入,景玉和薄修之便要跪她,上官静赶忙将他们扶起。
上官静笑了笑,“现在没外人了,不必那么多礼。
”
看着她的笑容,林景玉和薄修之纷纷一笑,她倒是没变。
上官静朝着桌子的方向走去,并轻轻的招手,“过来坐。
”
林景玉和薄修之微微点头并跟了过去。
三人一齐在桌子旁坐下,上官静坐的也端正。
她首先看向薄修之,“修之,殿下之前要你负责的,研究火枪一事,有眉目了吗?”
薄修之摇了摇头,“殿下去世之后,军械所关于火枪的研究一直没停过,但设计出的火枪总是只有一些花架子,缺少威力,不过,军械所会一直研究下去。
”
他坚定的看着她道,“一定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
”
上官静淡淡的点头,“火枪一事,的确急不得,不过,还是加派些人手,一起研究为好,另外,该拨的经费,只多不少。
”
薄修之点头笑道,“臣明白。
”
上官静抿唇淡笑,“好好干,朕还指望你们给朕造大炮呢!”
薄修之笑着嗯了一声,“大炮的项目也在研究的范围。
”
上官静满意的点头,她知道,北辰一个小国,想要干掉辽国,无异于蛇吞大象,但若是北辰的武器装备上来了,干掉辽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随后,上官静看向林景玉,“景玉,这次的科举制度可能会困难重重,但,朕会一直支持你。
”
林景玉点头,“臣知道。
”
上官静沉声道,“其实,那些世家贵族里也有许多杰出的人才,而朕这次推行科举,并不是想打击贵族,而是想给北辰制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一个不分贵贱,任人唯贤的大环境。
”
“不分贵贱,任人唯贤…”林景玉淡笑,“皇上的思想真是令人折服。
”
上官静也轻笑,“这还是只一个初步的想法,要等到真正放手去做,还是得靠景玉的才智。
”
林景玉点头道,“臣,必不辱命。
”
会谈很快就结束了,上官静亲自送他们出门。
三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出清宣殿,刚走到拐角的时候,一个疯女人忽然从楼阁上跳下,直直的朝着上官静的方向坠落。
“小心!”薄修之惊呼,他立即上前,推着她一起跌到了地面上。
而林景玉,则是使出轻功,一跃上前,接住了那个女人。
“皇上,你没事吧?”薄修之搂着她,关键时刻,他用自己的身体垫在了地上,没让她摔着。
上官静摇了摇头,“我没事。
”
这时候,陈公公才端着汤碗赶来,见状,他立即将汤碗放在地上,匆忙的跑来,担心的将她扶起,“诶哟,皇上,都怪老奴,没事跑去拿什么汤啊,皇上,您没事吧。
”
上官静再次摇头,“朕没事。
”
她站起身,转头看向那个罪魁祸首,此时,那个满身脏污的疯女人正被林景玉按着,她浑身颤动,显然很不服气。
上官静眯了眯眼,“北辰月?”怎么又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