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府邸献策(1/3)
连日的阴雨将京城的青石板路洗得发亮。
李辰浩站在雍亲王府对面的巷口,怀中揣着连夜写就的《火耗归公疏》,纸上的墨迹还未干透,在牛皮纸的包裹下微微晕染开来。
这是他结合自己的了解的历史,结合茶馆听来的消息,苦思三昼夜才成文的策论。
"火耗归公..."李辰浩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卷边缘。
据清朝史料记载,地方官员借征收赋税之机,以熔铸银两损耗为名,多征"火耗"中饱私囊,已成大清顽疾。
若能将此弊革除,国库岁入可增百万。
王府朱红的大门紧闭,两侧站着八名腰佩雁翎刀的戈什哈,阳光下刀鞘泛着冷光。
更远处,还有几队巡逻侍卫来回走动,警惕地扫视每一个靠近的行人。
李辰浩咽了口唾沫,喉咙发紧——这等阵仗,比他预想的还要森严。
"拼了!"他咬咬牙,整了整那身藏青色长衫。
这是他用张德海给的银子置办的最好行头,此刻却显得如此寒酸。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昨日清心居一役后,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他唯一能接近权力中心的机会。
深吸一口气,李辰浩大步穿过街道。
还未靠近台阶,最外侧的戈什哈已经横跨一步,刀鞘"锵"地一声拦在他胸前。
"站住!王府重地,闲人免近!"
李辰浩后退半步,拱手行礼:"这位军爷,在下有要事求见雍亲王..."
"滚!"戈什哈浓眉倒竖,"四爷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旁边几个侍卫发出嗤笑。
李辰浩耳根发热,却不退缩:"在下有治国良策献上,事关户部亏空..."
"每天来献策的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一个年长些的戈什哈冷笑道,"上一个自称能治黄河的,现在还在刑部大牢里啃窝头呢!"
李辰浩额头沁出细汗,却仍挺直腰杆:"在下李辰浩,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此策若无效用,甘受重罚!"
"好大的口气!"为首的戈什哈眯起眼睛,"你什么功名?"
"这..."李辰浩语塞。
他不过是市井小民,连秀才都不是。
"连个生员都不是,也敢妄议朝政?"戈什哈厉喝,"再不滚,按窥探亲王府邸论处!"
李辰浩急中生智,从怀中掏出那卷策论:"军爷明鉴!此策若呈御前,必能解朝廷燃眉之急。
军爷若肯代为转交,他日四爷问起,在下必不忘军爷引荐之功!"
他说着,悄悄将一块碎银子塞进策论卷轴中。
这是他身上最后的钱财,连晚饭钱都算进去了。
戈什哈接过纸卷,掂了掂分量,脸色稍霁:"在这儿等着。
"转身走向侧门。
李辰浩刚松一口气,却见那戈什哈并未进门,而是绕到墙角,随手将纸卷丢进了水沟!
"你!"李辰浩血往上涌,冲上前去。
"怎么?"戈什哈"唰"地抽出半截佩刀,"活腻了?"
李辰浩硬生生刹住脚步,双拳紧握得指节发白。
水沟里,他三天三夜的心血正被污水浸透。
忽然,他注意到侧门处有个瘸腿文士正倚门观望,那人青衫方巾,面容清癯,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火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