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流民以工代赈策(3/3)
灵活的灾民开始自发组织"包工队",承包整段土方工程。
李辰浩顺势推出"超额奖励制",提前完成定额的队伍可获得双倍工筹。
新堤建设速度顿时翻了一番。
这一日,李辰浩正在巡视新筑的混凝土堤段,忽见赵大领着个陌生男子匆匆赶来。
"大人,这位是'永昌号'的周掌柜派来的。
"赵大低声道,"说有要事相商。
"
来人恭敬行礼:"李大人,我家掌柜三日后将到一批江南米,但河道衙门新下了'漕粮稽查令',所有运粮船必须报备用途..."
李辰浩心下了然。
钱有禄在工筹上做不了文章,就开始卡漕运。
正思索对策,忽听堤下一阵欢呼。
原来是一队妇女用积攒的布票换到了食盐,正高兴地分装。
看着那些妇人粗糙却洋溢着希望的脸庞,李辰浩突然有了主意。
"回去告诉周掌柜,"他对来人说,"那批米不要运到工地,直接散给沿途村庄,就说是...河道衙门赈灾。
"
来人愕然:"这...岂不是便宜了河道衙门?"
李辰浩笑而不语。
待来人走后,他才对王虎解释:"米散给村民,村民必要来谢恩。
届时发现是'永昌号'的米,会怎样?"
王虎恍然大悟:"他们会以为河道衙门克扣了赈粮!"
"不错。
而这时,我们突然开放工筹兑米..."李辰浩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猜灾民会更信谁?"
三日后,果然如李辰浩所料。
当几百村民扛着"永昌号"的米袋来到工地,却发现河道衙门的人对此一无所知时,愤怒的民众几乎冲垮了衙门的临时公廨。
而同日,工地重新开放工筹兑米,排队的人群绵延数里。
夜幕降临,李辰浩站在高处,望着堤坝上如繁星般的火把——那是连夜赶工的灾民。
短短一月,这些曾经绝望的流民,如今眼中有了光,脊梁挺得笔直。
他们不再是等待施舍的乞丐,而是凭手艺和力气挣饭吃的劳动者。
"大人,您看。
"王虎指着远处几个正在教孩童认工筹图案的妇人,"她们在教娃认字呢,说以后不当睁眼瞎。
"
李辰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才是真正的赈灾——不仅救人性命,更要唤醒尊严与希望。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夜的宁静。
一个驿卒飞驰而至,滚鞍下马:"李大人,八百里加急!十三爷已押解贾世仁入京,皇上颁旨重查决堤案!"
灾民们闻讯聚拢过来,眼中满是期待。
李辰浩展开圣旨,借着火光细读,嘴角渐渐扬起。
"诸位!"他高声宣布,"皇上已准我等用新法筑堤,还特批十万石漕粮充作工酬!"
欢呼声如雷震天。
赵大激动地老泪纵横:"苍天有眼啊!"
李辰浩却望向京城方向,心中明镜似的——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贾世仁虽倒,但他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坐视这"工赈制"成功。
那套运转了千百年的"灾荒—贪污—民变"的循环,正在被自己亲手打破。
而打破旧规矩的人,从来不会有好下场。
喜欢天赐良臣请大家收藏:()天赐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