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皆愕然,不知孰是新妇矣。
又尝谒见高宗,请市终南山中树,估绢一匹。
自云:“山树虽尽,臣绢未竭。
”事虽不行,终为天下所诵。
后犯事流瓜州,会赦还。
及卒,子孙穷匮。
又有王元宝者,年老好戏谑,出入里市,为人所知。
人以钱文有元宝字,因呼钱为王老,盛流于时矣。
(出《西京记》) 又一说,玄宗尝召王元宝,问其家私多少。
对曰:“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
”又玄宗御含元殿,望南山,见一白龙横亘山间。
问左右,皆言不见。
令急召王元宝问之,元宝曰:“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其状。
”左右贵臣启曰:“何故臣等不见?”玄宗曰:“我闻至富可敌贵。
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
”(出《
他家里非常有钱,金银珠宝多得数不过来,经常和朝廷中的权贵们来往,邸店和有园林的住宅,天下到处都有,四面八方的货物全被他收买下来,即使是古时的猗顿,也超不过他。
他家的男女人等和男仆女仆,都是穿锦衣吃美食,穿和用的器物,都是当时令人惊异的东西。
曾经因为女儿出嫁,邀请朝廷中的官员去参加婚礼酒席,来庆祝的宾客有几千人,到了夜间,还供应帐幕休息,里面华丽到极点。
等到姑娘快出来的时候,一群女仆围绕着她,都穿着绮罗戴着珠翠,低着头,小步走路。
特别艳丽的,有几百人。
大家都楞了,不知道哪个是新娘子了。
他曾经拜见高宗皇帝,请求买终南山中的树,一棵树的价格是一匹绢,他自己说:“山上的树卖光了,我的绢不会光。
”事情虽然没有实行,终于被天下人传诵。
后来因犯罪被流放到瓜州,遇上大赦回来了,等他死后,子孙却很穷困。
又有个叫王元宝的人,年老了喜欢说笑话,进出在市集上,被人们知道了,人们因为钱上有元宝字样,因而把钱叫做“王老”。
这话在当时流传很广。
又有一种说法,玄宗皇帝曾经召见王元宝,问他有多少家产。
他回答说:“臣请用一匹绢捆一棵树,捆陛下南山上的树,南山上的树捆光了,我的绢不光。
”又一次,玄宗到含元殿,望着南山,看见一条白龙横架在两座山之间。
问左右的人,都说没看见。
让人赶快去叫王元宝来问他,王元宝说:“看见一个白色的东西,横架在山顶上,看不清它的样子。
”皇上身边的地位尊贵的大臣问皇上说:“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呢?”玄宗说:“我听说最富的人能够比得上尊贵的人,我是天下最尊贵的人,王元宝是天下最富的人,所以能看见。
” 高力士 高力士既谴于巫州,山(“州山”原作“山州”,据明抄本改)谷多荠,而人不食。
力士感之,因为诗寄意。
“两京作(“作”原作“五”,据陈校本改)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其后会赦,归至武溪,道遇开元中羽林军士,坐事谪岭南。
停车访旧,方知上皇已厌世,力士北望号泣,呕血而死。
(出《明皇杂录》) 高力士被贬到巫州之后,那里的山谷里长了很多的荠菜,可是人们都不吃它。
高力士很感慨这件事,因而写诗寄托心意:“在西安和洛阳按斤出卖,五溪这里却没有人采摘,人虽然有夷和夏的区别,荠菜的滋味到哪里都不会改变。
”那之后遇到大赦,他回武溪去,在路上遇见了开元时代的羽林军的军士,这军士因犯罪被贬谪到岭南来。
停下车子询问一下老相识,才知道唐明皇已经去世了。
高力士望着北方大声哭泣,吐血死去。
王维 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骑士。
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洛(“洛”原作“维”,据明抄本改。
)阳。
至有逃于山谷者,而卒能罗捕追胁,授以冠带。
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
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
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
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
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
有乐工雷海清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
逆党乃缚海清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
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佛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出《明皇杂录》) 天宝末年,反叛的部队攻下了西安和洛阳,到处捉拿朝廷的文臣武将,以及宦官、宫女、乐师和骑兵。
每捉拿几百人,就用兵器严密看守,送到洛阳。
甚至有逃到山谷里去的,却最后被追拿逼迫,给他们戴官帽官服。
安禄山特别留心乐师,寻找查访很迫切,在十日之内,捉到梨园弟子几百人。
贼人们于是在凝碧池举行大聚会,宴请叛贼任命的官吏几十个人,大量陈列皇帝库藏的珍奇宝物,罗列在前前后后。
音乐演奏起来以后,梨园原先的乐师不觉地叹气,一个一个互相看着流下泪来。
逆贼们个个手拿着刀威胁他们,却不能止住人们的悲哀。
有个乐师叫雪海清把乐器扔在地上,向着西方痛哭,叛贼就把雪海清捆到戏马殿上,大卸八块用来示众。
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痛哭的。
王维当时被叛贼拘捕在菩提佛庙里。
他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首诗说:“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 史思明 安禄山败,史思明继逆。
至东都,遇樱桃熟,其子在河北,欲寄遗之,因作诗同去。
诗云:“樱桃一笼子,半已赤,半已黄。
一半与怀王。
一半与周至。
”诗成,左右赞美之,皆曰:“明公此诗大佳,若能言‘一半周至,一半怀王’,即与‘黄’字声势稍稳。
”思明大怒曰:“我儿岂可居周至之下?”思明长驱至永宁县,为其子朝义所杀。
思明曰:“尔杀我太早,禄山尚得至东都,而尔何亟(“亟”原作“函”,据明抄本改)也。
思明子伪封怀王,周至即其傅也。
(出《芝田录》) 安禄山失败了,史思明继续叛逆,到了东都洛阳。
正赶上樱桃熟了,史思明的儿子在河北,他想给儿子寄赠樱桃,于是写了一首诗一同送去。
诗中说:“樱桃一笼子,半已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
”诗写完了,左右的人称赞他,都说:“明公的这首诗非常好,如果说一半送给周至,一半送给怀王,就与上文的‘黄’字的音韵和谐了。
”史思明生气地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在周至的后面呢?”史思明长驱直至永宁县,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了。
史思明说:“你杀我杀得太早了,安禄山还能到东都来,可是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史思明的儿子被伪政权封为怀王,周至是他儿子的师傅。
豆谷 至德初,安史之乱,河东大饥。
荒地十五里生豆谷,一夕扫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