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2/3)
,听到殿内传出笑声,太后说:“今天晚上风光月色都很好,偶尔有两个女伴要来找我,况且又碰上嘉客,不可不搞个聚会。
”招呼左右的人委屈二位娘子出来见见秀才。
过了好久,有两个女子从殿中走来,随从有好几百人。
在前面站着的那个人,窄腰长脸,头发很厚,没有化妆,穿着青色的衣服,约二十多岁。
太后说:“这是高祖的戚夫人。
”我便下拜,夫人也还礼。
另一个人,肌肉柔嫩,身姿稳重,面容舒展,姿态潇洒,光彩照映远近,穿着花花绿绿,上面刺绣着不少图案。
年龄比太后要小些。
太后说:“这是汉元帝的王嫱。
”我又像对戚夫人那样下拜,王嫱也还拜。
各坐到坐位上。
坐好后,太后让穿紫衣的宦官说:“去把杨家潘家迎来!”过了好久,看见空中落下了五色云彩,并听到说笑声越来越近。
太后说:“杨家来了。
”忽听到车马的嘈杂声音,又看见罗绮鲜明晃眼,眼睛都没工夫住旁边看;就看见有两位女子从云中走下来。
我站起来,立在旁边,看见前面的一个人细腰长眼,面貌很美丽。
穿着黄色衣服,戴着嵌玉的帽子,年龄三十岁左右。
太后说:“这是唐代的太真妃子。
”我就伏到地上拜见,就像臣子拜见妃子。
太真说:“我得罪了先帝,(先帝指唐肃宗)所以朝廷不把我列在后妃行列中,使用这样的礼节,不是太不实在了吗?不敢接受。
”退了几步做了答拜。
还有一个,肌肉丰满,眼神灵活,身体小巧,皮肤洁白,年龄极小,穿着宽大的衣服。
太后说:“这是南齐时代的潘淑妃。
”我又像对待妃子那样拜见她。
过了一会儿,太后命令摆上酒席。
不一会儿酒菜就送来了,又香又干净,种类多得很,但都叫不出名来。
我只想填饱肚子,还没等饱,又拿来了各种酒。
那些吃喝的用具全都像当帝王的人家用的。
太后对太真说:“你怎么很长时间不来看我?”太真表情很恭敬地回答说:“三郎(天宝年间,宫里的人都称玄宗为三郎)常去华清池,我跟着侍候,所以来不了。
”太后又对潘妃说:“你也不来,怎么回事?”潘妃掩着嘴笑得说不出话来。
太真就看着潘妃回答说:“潘妃向我说,东昏侯放纵无忌,整天出去打猎她感到烦恼,所以不能时常来谒见。
”太后又问我:“现在的天子是谁?”我回答说:“当今的皇帝是先帝的长子。
”太真笑道:“沈婆的儿子做了天子了,太出奇了。
”太后说:“是个什么样的君主?”我回答说:“小臣不可能了解国君的德行。
”太后说:你不要有疑虑,只管说好了。
”我说:“民间流传着圣武的说法。
”太后点头三四下。
太后又命上酒并演奏音乐。
奏乐的艺人都是年轻女子。
酒轮了几圈儿,乐队也随着停止了演奏。
太后请戚夫人弹琴,夫人在手指上戴上了玉环。
它的光辉照到了四座。
夫人拿过琴弹了起来,那琴声很哀怨。
太后说:“牛秀才是偶然的机会来到这里,各位娘子又是偶尔来探望我,现在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尽情表达平生的高兴。
牛秀才当然是有才的读书人,为什么不各自做诗来表达心意呢?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于是交给每人一支笔和一些纸,稍过了一会儿诗都做完了。
太后的诗写道:“月寝花宫得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
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
”(大意思:月夜在佛寺中侍候君王睡觉,到现在觉得对不起管夫人,汉朝原来吹笙唱歌的地方,早已变为荒烟野草之地多年了。
)王嫱的诗是:“雪里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痕新。
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
”(大意是:雪地里的蒙古包那地方根本没有春天,我仍旧穿着汉朝的衣服,不断伤心流泪,现在最恨的就是毛延寿,故意用颜料把人画走样。
)戚夫人的诗写的是:“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
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
”(大意是:自从离开汉朝宫殿再没跳楚地那种舞蹈,再不能梳妆打扮都怪君王,没有钱怎能请来商山四皓,吕氏哪里怕周勃他们呢?)太真的诗是:“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御床。
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不复舞《霓裳》。
”(大意为:金钗落到地上的时候,告别了唐玄宗,眼泪流满了御床,从马嵬兵变分开以后,骊山宫中现在没人跳《霓裳羽衣舞》了。
)潘妃的诗是:“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业宫非。
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
(大意是:时间不断流逝,江山未改,旧宫已面目全非,东昏侯原来曾建金莲花地方,还曾空想穿上金线的衣服。
)大后再三邀请我作诗,我推辞不掉,便答应要求,作了一首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
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意为:香风把我引到了仙界,月光满地,云彩护阶,拜见洞天中的仙人,一起叙说人间伤心的事情,忘记了今晚上是哪一年。
)另有善于吹笛的一位女子,梳着短发,衣服很华丽,容貌也很美,而且很有魅力。
是潘妃带来的,太后让她靠近自己坐着。
不时让她吹笛子,也不断叫她喝酒。
太后回过头来看着说:“认识这个人吗?这是石家的绿珠啊。
潘妃当作妹妹养着,所以潘妃与她一起来。
”太后接着说:“绿珠怎么能没有诗呢?”绿珠于是表示了歉意,然后作了一首诗:“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
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大意为:今天的人已不是从前的那个人,笛声白白怨恨赵王伦。
当年跳楼而死,使金谷园永远失去了春光。
)写完诗后,酒又拿来了。
太后说:“牛秀才从远处来,今晚上谁人跟他作伴?”戚夫人首先站起来推辞说:“儿子如意已经长大,当然不能相陪,也确实不该这样做。
”潘妃也推辞说:“东昏侯认为我玉儿身死去国,我玉儿不该辜负他。
”绿珠推辞说:“石卫尉性格严厉,急躁,今天就是死,也不可涉及淫乱的事。
”太后说:“太真是本朝先帝的贵妃,更没有可能。
”于是回头看着王嫱说:“昭君开始嫁给呼韩单于,后又作了株累弟单于的媳妇,本来是按自己的心意,再说严寒地方的胡鬼又能做什么?希望昭君不要推辞。
”昭君不回答,低眉羞涩怨恨。
不一会各回去休息。
我被左右的人送到昭君的房中。
当时天快要亮了,侍候的人告诉起床,昭君垂泪握手告别。
忽听外面有太后的命令,我于是便出来见太后。
太后说:“这儿不是郎君久留之地,应该赶快回去。
马上就要分别了,希望不要忘了刚才的欢聚。
”又要了酒,喝了两巡就停了。
戚夫人、潘妃、绿珠都流下了眼泪,终于辞别而去。
太后使朱衣人送我去大安,到达西道时,不久就找不到送行的人了。
当时天才亮,我到了大安里。
问那里人,那里人说:“距这十多里,有个薄后庙。
我又返回去,看那庙宇,荒凉破败进不去人,不是昨晚所见到的景象了。
可我衣服上的香味十多天也没散,我一直也不知道这到底怎会回事。
冥音录
庐江尉李侃者,陇西人,家于洛之河南。
太和初,卒于官。
有外妇崔氏,本广陵倡家,生二女,既孤且幼,孀母抚之以道,近于成人,因寓家庐江。
侃既死,虽侃之宗亲居显要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