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2/3)
场上的晋军才后知后觉己方胜利。
真的胜了吗?这样巨大的兵力悬殊,那可是把晋朝赶到南方的善战胡人啊!难以置信,如在梦中,真的胜利了吗?
主导战事的谢安,亲临战场的谢玄、谢石,上演绝妙反间计的朱序……无数人因此一战成名。
这些事情,王怜花暂时无法参与,他每天看着前线最新战报,在地图上一次次推演,直至淝水之战的溃兵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准备从天府之国重新回到北方。
继突然兴起的将才、无端反叛的降臣、莫名出现的踩踏事故之后,历史又上演的第四个笑话一样的巧合。
姚苌本该护卫着苻坚从东线撤走,秦军虽败了,可几十万秦军并非摆设,回到北方修养生息,依旧有一战之力。
可姚苌作为大秦天王的的心腹,苻坚不甘心把这样一员某将束缚在身边充当给亲卫一样的角色。
姚苌带着重新稳定下来的军队,逆长江而上,收拢中线战场,帮助襄阳大战中溃败的秦军组织起有效抵抗。
就算败了,也要从容撤退,不能让晋人再故技重施。
从淝水之畔到襄阳,再到晋兴,姚苌东拼西凑也拉起了十几万人的队伍。
依旧是各民族组成的、有许多伤兵的、惶恐不安草木皆兵的队伍,这样心不齐的军队,居然能在晋朝的土地上横冲直撞,只能说晋人对胡人的战斗力太过神话。
即便有淝水之战这样的大胜提振士气,普通人看到胡人打扮的军队,第一反应依旧是避让。
这场绵延好几年的大战打下来,各地都有战争后遗症,官员们不愿“多管闲事”,百姓们无力组织抵抗,让姚苌一路带兵到了晋兴。
“报——山林中有晋军埋伏,数量在一万左右,斥候营消息,应是晋兴守将王惜。
”传信兵单膝跪在地上,恭敬禀告。
收拢溃军之后,姚苌吸取教训,把自己身边亲信都分派到各军,严防再发生叛徒和溃军事件。
北方人不擅水战,所以,即便是沿着长江一路逆流而上,到了襄阳之后,姚苌就弃船,改骑马行军。
大部队骑马、步行,少量士兵押着粮草物资乘船逆流而上,为了就近补给,姚苌一路沿着河岸走。
如今,姚苌稳坐军帐之中,发豪言道:“当初这王家小儿龟缩城中,如今就让他见识见识爷爷的厉害!”
姚苌发豪言壮语的同时,又谨慎的派了一先锋大将带三万士兵迎敌,自己于帐中等候。
按斥候的说法,王怜花的手下不足一万人,姚苌之前也和王怜花对战过,这个人就是传统汉人守将。
谨慎、稳重、仁义,若是他守城被人堆了京观示威,姚苌可不会贸然出城冒险。
一个人的行事是有固定风格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打了一辈子仗的姚苌认为王怜花会堂堂正正迎敌。
经验丰富的姚苌错了,王怜花最擅长的是剑走偏锋出奇兵。
王怜花借用山地埋伏姚苌先锋部队,被发现之后将计就计,把人引出回字形山坳中。
早说过,晋兴是高山林立、地形复杂的所在,别看姚苌三万人对己方一万人,兵力悬殊,再多的兵力也没有给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