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穿越崇祯,末世危局(三)(3/3)
王生活与治国理政的不同侧面。
且看那阅读区,仿若一座隐匿于深宫的知识宝库。
高大巍峨的书架宛如巨人般矗立,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经史子集、兵书谋略,各类古籍典册浩如烟海,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书架旁,静静安置着一个造型别致、极为舒适的座椅,那座椅的弧度恰似贴合人体工学精心打造,让人一坐上去便仿若陷入云朵之中,周身的疲惫瞬间消散几分。
周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个精致书案,书案之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摆放得整整齐齐。
目光移转,便是那政务区,此乃整个御书房最为庄重、肃穆之地,仿若大明王朝权力运转的心脏。
大案横陈其间,这大案由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纹理精美,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案上整齐叠放着各地呈送而来的奏章,奏章上的字迹密密麻麻,或关乎民生疾苦,或涉及战事动态,每一份都承载着一方土地的期盼与诉求。
再往里走,便是那片静谧的休憩区。
相较于前两者,这里仿若世外桃源般清幽雅致。
里间,一张矮榻横卧,矮榻之上铺着柔软的锦缎垫子,触感细腻,仿若轻抚丝绸。
大案之上,奏章如小山般整齐地摞着,一叠又一叠,似乎在无声诉说着这江山社稷的千头万绪。
文房四宝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方温润的端砚,一支杆直锋锐的湖笔,一盒色泽鲜艳的朱砂,还有那细腻洁白的徽墨,一应俱全,静静等待着主人的挥洒。
案上铺着的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如雪,被一方雕工精细、沉甸甸的镇纸稳稳压着,以防被微风拂动。
朱有建眼神空洞,如同被抽去了灵魂一般,呆呆地望着那张宣纸,脑海里一片混沌,愣是一点想法也蹦不出来。
此刻的他,满心满眼都是这明末如大厦将倾般的绝境,朝堂之上人心思叛,朝外又是流民蜂拥、贼寇横行,这一副烂摊子,简直就是个无解的死局。
他在心底暗自苦笑,别说是崇祯了,就算是那打下大明江山、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亲自来了,面对如今这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的格局,恐怕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力回天,更何况自己这个前世在“九九六福报”下苦苦挣扎的社会牛马呢?
他就这么一动不动地呆坐着,时间仿若凝固了一般,久到一旁侍奉的王承恩都心里犯起了嘀咕,偷偷抬眼瞄了好几下,甚至都开始怀疑皇上是不是一口气没上来。
终于,朱有建像是被一道惊雷击中,浑身一个激灵,动了起来。
他心中那股憋屈、不甘与绝望交织在一起,猛地恶向胆边生,罪从心中起,“砰”的一声,一巴掌重重地拍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的笔砚都微微跳动。
随后,他瞪大了眼睛,通红的双眼仿佛能喷出火来,对着王承恩大声吼道:
“大伴,通知朝臣,未时朝会!”
那声音里带着破罐子破摔的决绝,又似乎隐藏着一丝不甘被命运摆弄的倔强,仿佛是一只被困绝境的猛兽,即便知道前路艰险,也要拼死一搏,做最后的挣扎。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