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寒门烛火照书径(2/3)
了看丈夫紧锁的眉头,又看了看小儿子眼中那尚未熄灭的、小心翼翼的期盼,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无声地叹了口气,默默垂下眼帘。
李明的心也沉了下去。
他预想过困难,却没想到这困难来得如此直接,如此赤裸裸。
束修…这个在前世几乎消失的词汇,此刻却像一道沉重的枷锁。
“爹,”李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稚嫩,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平静和体谅,“我…我不急。
家里难处,我懂。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李朗,“大哥学问那么好,白天去县学,晚上回来…能不能…能不能先教我认认字?就像…就像之前教我《三字经》那样?我…我保证不吵大哥温书,就在旁边安静地听,安静地看,能学多少是多少…”他的声音越说越低,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恳求,像一只害怕被拒绝的幼兽。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李承宗心中激起波澜。
他看着幼子那张苍白却写满认真与懂事的小脸,看着他眼中那份对知识近乎卑微的渴求和对家庭困境的体谅,那份因清贫而升起的烦躁和无力感,竟被一种强烈的酸楚和更深的期冀所取代。
这孩子…这份心性,这份早慧的懂事,比他展现出的那点背诵能力,更让李承宗感到震撼和…心疼。
“胡闹!”李承宗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吓得李芸一哆嗦。
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愕然,“我李承宗之子,岂能如此将就!启蒙乃立身之基,岂可儿戏!”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家人,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断:“束修之事,为父自有计较!便是典当了为父那几件压箱底的旧袍服,或是再紧一紧家里的嚼用,这蒙师,也必须请!而且要请就请最好的!清源县学里告老还乡的孙夫子,学问扎实,为人方正,最重蒙童根基!明日,朗儿随我,亲自登门拜访!束修…便定为六两银子一年!节礼按旧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六两?!”王氏惊呼出声,脸色瞬间白了。
这几乎是李家小半年的嚼用!她下意识地看向丈夫身上那件带着补丁的官袍,眼中充满了痛惜和不忍。
李朗也震惊地看着父亲。
他知道父亲清贫,却从未想过为了弟弟启蒙,竟要付出如此代价!
李承宗摆摆手,制止了妻子可能的劝阻,目光再次落在李明身上,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和沉重:“明儿,你既执意要读书,便要记住今日!记住你娘为你炖的每一碗蛋羹!记住为父这身官袍上的补丁!记住我李家今日的清贫!”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重锤敲打在李明的心上,“读书,不是儿戏!更不是消遣!是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功!是破釜沉舟的志气!你今日求得这读书的机会,他日若敢懈怠半分,辜负了家人的心血,辜负了这天赐的…机缘,”他刻意在“机缘”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目光锐利如刀,“休怪为父家法无情!”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深深烫印在李明的灵魂深处。
他看着父亲眼中那沉重的期许和严厉的警告,看着母亲眼中强忍的泪光和心疼,看着兄长眼中复杂难明的激动与压力,还有二姐懵懂却似乎也感受到气氛凝重而安静下来的眼神。
“是!爹!”李明猛地从椅子上滑下来,小小的身体挺得笔直,对着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