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龙伯巨人(1/3)
伏羲的属下也发现了在太昊的西南部有巨人的脚印,伏羲为了明确自己的身世,不惜探险,终于在昆仑山南面一座更高的山上发现了比自己高四五倍的一伙巨人。
伏羲通过肢体语言与对方进行交流,双方和睦相处。
伏羲后来才知道,这些巨人来自于东方海平面以下的一个龙伯国,那是巨人居住的地方,可是后来被大洪水湮灭。
巨人与伏羲很友好,最后将三个孩子留给伏羲在昆仑山收养,这些巨人又去寻找自己的新家园了。
※※※
伏羲等人回到太昊,将所遇之事讲给女娲、儿女和族人听,族人们无不感到新奇和振奋,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在大地上除了太昊部落以及燧人部落外,还有其他新的人类。
女娲道:“其实,大庭等人说得也不错,既然你们和有巢部落的人已经交好,何不把他们也征服过来归我们太昊呢?”
伏羲道:“人类走到今天都不容易,各自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向,我们何必去强加于人呢?就像当初燧人,他来到我们这里以后也觉得我们这里不错,可是他总是没有忘记自己也去创造一片属于他的新天地。
所以,我的想法还是顺乎自然吧。
也许有那么一天有巢部落会归于我们,可那是以后的事了。
”
伏羲说着,将那块玉器取出来交给女娲道:“这个东西很珍贵的,你保存吧!”女娲看了看,便收了起来。
伏羲又道:“上次,浑沌、阴康等人也给我说了西边和北边的情况,说在西边那里也发现了大人的脚印。
以前,我去过昆仑山,当时昆仑山上还没有人,从山上向下望去,也是很难见到人烟的。
可是此山是我所见到的最高的山,我总觉得这山是与苍天和大地相连之物,通过这座高山,也可能上天上去看看。
所以我还得上西部去走走。
”
女娲道:“刚刚回来,也不歇息几天吗?”
伏羲笑了道:“你看我像累的样子吗?”然后将声音放低道,“这次西边,我一定要去的。
你知道吗?那是一些个大人的脚印。
你也知道,我是母亲履大人迹出生的孩子。
那里可能有我的前辈呢?我怎么能不想去找找!”
女娲很是惊异道:“你去了会不会有危险?”
伏羲道:“你放心吧,就我现在的能力,并不是谁能够把我怎么样的。
自从我得到了那块太极石以后,不但神清气爽,而且力量超人!”
女娲点头道:“这个我是相信的,你总要小心一些,何况……”伏羲看着女娲,知道女娲有事没说出来,就问道:“怎么了?”
女娲道:“我又有身孕了,所以……你早些回来为妙!”
伏羲十分惊喜,到女娲跟前轻轻地拥抱了她。
这一次,伏羲带着朱襄、浑沌、阴康三人,又派了大庭、昊英和栗陆帮助女娲料理太昊华族的事,才往西边而来。
太昊的西边几乎全是高原地带,越往西走就越来越高,几个人走起来总有一种在爬山的感觉。
回头看去,走过的地方全部都在脚下了。
朱襄风趣地道:“这回,我们可是跟着族长往天上走了!”
走了一月之久,他们终于来到阴康发现大人迹的地方。
还别说,阴康所言一点不虚,那一连串的大人脚印似乎是在大雨后泥泞的路上留下的,等到泥干了,这脚印仍是清晰可见。
伏羲看了道:“这是往西边走的了,看起来有七八个人。
你们看,这两个脚印是一个人的,而这两个脚印是另一个人的。
”
伏羲边说边指给朱襄他们看。
浑沌皱皱眉头道:“一个人的两个脚印这么远,这些人得有多高啊?”
伏羲听了,就自己按着平常走路的步伐从一个脚印走了四步之多才到了另一个脚印的边上。
伏羲倒吸了一口冷气道:“看来,这些个大人至少有我四五个那么高。
很难想象啊,无怪乎我母亲曾经说过,大人迈一脚,能过一条小河去,大人蹦一个高,山就过去了。
看起来还真是这样的。
”
阴康听了,有些发抖地问道:“那,我们还找吗?”
伏羲坚定地道:“找啊,怎么能不找呢?”
伏羲又将这些遗留在地上的脚印来回看了几遍,突然道:“这些个巨人里,怎么有一个人是个瘸子?”
阴康问:“怎么可能呢?我们又没见到他们,族长怎么能看得出来!”
伏羲指着一对脚印道:“你们看,这对脚印为什么距离这么近,而其他的脚印离得都很远,所以,我判定,这些人中有一个人是可能受了重伤的。
”
伏羲说完,似是自言自语道:“真是这样,这些人走得还不能快啊!我们或许能找到他们!”
朱襄道:“再不快,也比咱们快,他们一步顶咱们四五步了。
”
伏羲道:“你说得有理!”
伏羲、阴康、朱襄和浑沌四个人便沿着脚印的方向走。
这些个大人好像往西走了一段,又折回往南边去了,脚印虽然没有以前清楚,可是由于这些人个头大重量沉,有些地方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
伏羲往北看了看,指着远处的一座山道:“那个白雪皑皑的地方就是昆仑山了,现在我们的位置几乎与那昆仑山平齐了,这些个大人还往山上走,难道上面有吃的地方又有住的地方吗?”朱襄等几个人都摇了摇头。
可是再往山上去,空气越来越稀薄,喘气也越来越困难。
伏羲见浑沌逐渐气短,就停了下来道:“我得先教给你们一些呼吸吐纳之法,不然的话,恐怕你们连这山也上不去了。
”
于是,伏羲就坐下来,将两腿盘住,两手相对平伸于胸前,深深地吸气,再深深地呼出。
朱襄、浑沌、阴康也都按着伏羲的样子去做。
吐纳了好一会儿气息,伏羲又站起来,蹲步、挺胸、伸出双掌,慢慢地将气收拢。
三个人也去做了,等再停下来的时候,浑沌感觉好了很多。
他甚是惊奇地问道:“原来呼吸吐纳是攒气之法啊!”
伏羲笑道:“这你说到点子上了。
人身上只要有气在,就有勃勃生机。
气乃是大自然中最神圣之物了。
”
朱襄也道:“看来,万事万物,皆有其根,气乃万物生存之本啊!”
伏羲赞道:“朱襄说得对极了。
往日我们住在山下,气层浓厚,所以感觉不到大气的作用,可是在这高山之上,气层稀薄,自然要有攒气之能方能存活下去。
这些个大人,如今上了前面这座更高的山,看来也是能适应气层的。
”
阴康道:“此次出来,又跟族长学了许多,一生受用不尽了!”
他们在伏羲的指导下调养了几日,在每个人都精神清爽以后,又继续向山上爬行。
再往高处去,就是冰雪地界。
朱襄仰头看着,有些迷惑不解,问道:“在这样的山上怎么生存?是不是我们走错了?”
伏羲笑笑道:“我也这样想过,可是你看看这地面上的痕迹,分明是被人踏过一般。
假如他们不在上面,我敢断定,他们也是来过这里的!”
阴康道:“如果找不到,我们岂不是白跑了一段路程?”
伏羲看了他一眼,正色道:“人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不怕艰难险阻,不怕吃苦受罪,同时不畏惧任何强大的东西。
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是战无不胜的。
”
阴康知道伏羲在教训自己,辩解道:“我不是害怕,我只是想……”
伏羲打断他的话道:“在这样一个地方,只有不断地探寻,不断地寻找了,有了智慧也是用不上的!”
伏羲刚刚说完,朱襄突然指着前方不远的地方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伏羲、阴康和浑沌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就在前方地面和冰雪相接之处,伫立着很多高大的石块,那石块相连,就像一座拔地而起直立的峭壁悬崖。
因为它是在山的侧面,所以伏羲等人没在意。
伏羲仔细一看,悄悄地道:“里面有人居住!”
几个人听了很奇怪。
浑沌道:“我怎么没看见人影?”
伏羲道:“你们仔细看看那些巨石的上方,是不是有气在漂浮?”
浑沌等人仔细看去,果然,有气流从石块内向天空飘荡。
他们立即紧张起来。
伏羲道:“看来,这些人比我们前些天见过的有巢人高明,他们是懂得用火的人类!”
阴康吃惊地问:“这你也看得出来?”
伏羲笑了道:“那些气就是火舌燃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