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日中为市(2/3)
劳动质量的约束,做出来的活粗枝大叶。
第三种后果就是重复性劳动太多,搬过来又搬回去的。
为了解决问题,神农帝想了好长时间,终于还是想出了建立一个集市的办法,就是在太阳到了头顶的时候,每个人拿着自己生产的东西到市场上来交换。
按着每一件产品的劳动量的多少固定交换的数量。
比方说,生产一件衣服需要两个劳动日,而生产一担粟米需要四个劳动日,那就用两件衣服换一担粟米。
生产一件工具需要一个劳动日,那就用两件工具去换一件衣服,用四件工具去换四担粟米。
盖一件房屋需要二百个工作日,谁需要房屋谁就需要准备相同劳动量的粟米、衣服、工具等。
让族民在交换中去选择对方的劳动成果和劳动质量,做得好的有人来和他交换,做得不好的东西就没有人和他交换。
同时,除了老人和孩子以外,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每一年向部落交纳一定数量的劳动成果,以保证灾年或者来年部落对族民的供应。
日中为市实行以后,太昊族人的劳动热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劳动质量也有了保证。
后来,日中为市的办法被推广到了火族和穷桑,也就实行起来了。
那个时候蚩尤一直忙着寻找金石和做灶,他没有回太昊去,也就不知道这一整套的日中为市的办法。
蚩尤听完了道:“兄长,你和夸父、刑天真行,这么好的事竟然把我给忘了。
为了这些事我也真是苦恼了一阵子。
现在好了,明天,我就把市场建立起来。
”
姜炎过了几日又要出行,蚩尤苦留不住,便提出让祝融留下,姜炎看看祝融不语,祝融却绝不答应,道:“我是护卫长,我留下怎么向白阜交待。
”蚩尤无奈,就赠给了祝融两柄金匕,又赠了一把金剑给姜炎,方才送别。
几个人晓行夜宿,终于来到了黄河岸边。
姜炎对女娃指点道:“我与夸父、刑天、白阜、蚩尤第一次绕过黄河,在九黎族留下你蚩尤叔父后,便是来到这里,正在走投无路,夸父与白阜争论向东走还是向西走之际,遇见了天皇伏羲,他用神龟将我们驮到了对岸。
”
女娃便四处寻找却不见伏羲踪影,口中还说道:“天皇在哪啊!天皇……”喊声刚落,却听水面上传来清脆的歌声,歌声道: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疗。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顺歌声望去,只见有一个童子踏河水飘然而来,歌毕也到了岸边,姜炎发现原来他踩了一只木筏。
只听童子道:“岸上可是神农帝吗?”
姜炎道:“正是,正是!你是……?”
童子道:“我叫应龙,师父说,今日有神农帝在此经过,让我在此等待。
你们上木筏吧!”姜炎等便都上了筏子。
童子用手中木杆一撑河岸,木筏便离岸而去。
姜炎问:“你师父可是天皇伏羲?”
童子道:“正是。
”姜炎道:“他在哪里?一会儿领我们去见他!”
童子道:“师父三日前便去了昆仑山。
师父说,让你们过河后直接走吧!还让我将这把琴送给这个女孩子!”说罢从背上解下一物递给女娃。
女娃接过道:“你才多大,就说我是女孩儿?”
童子嘻嘻笑道:“这是一种像笙、簧一样的乐器,叫琴,弹起来很好听!师父说,这琴原本是他的女儿宓所爱之物,他一直珍留在身边的。
”
姜炎心中难过道:“这一次见不到外公了?已有数年未见他老人家了!他不知道怎么样了?他怎么总是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呢?……”
到了岸边,童子应龙携木筏走了。
这岸边离太昊最近,姜炎等便向太昊部落母亲女登所住的行宫走去。
女登一直与女娲娘娘居住在统天殿中。
姜炎东迁之时,曾请女娲和女登一起东迁,可女娲娘娘不允,她说对太昊熟悉,太昊是她与伏羲开创的,说什么也不愿离开。
女登则愿意长期陪伴在母亲身边。
神农也就只得做罢了。
现在舅父少俞夫妇、还有伯高一直陪着他们。
今日归来,姜炎对女娲说:“我此次出来日久,只留下听訞与榆罔、共工二子在穷桑,想来这两个孩子也不小了啊!”
女娲道:“在太昊呆几日,你便回穷桑吧,想必她们母子三人也正盼望你呢。
下次你要把他们领到这里来。
”
姜炎道:“炎儿听外婆和母亲之命便是。
但我得先把太昊、火族之疫病治完再回去。
”
太昊首领刑天正为族人疫疾苦恼无法,见神农帝姜炎来了,极是喜悦。
刑天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