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早朝众生相(2/3)
认作大师兄。
可是,或许因为张汤掌廷尉太久的原因,身上总有一股子让人不得亲近的感觉。
除了桑弘羊寥寥几人之外,反倒没人往张汤跟前靠。
若没有苏任的事情,这几人中可能有好几个都会被遗忘。
但是今天,在不少人眼中,他们完全算是当今朝堂上的尖端,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导朝堂的走向,甚至让大汉的马车跃上车辙,重新走上一段新路。
但是就目前来看,这几人今天的表现让所有人意外,这或许就是高官的样子吧!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旭日升,地气升!上朝喽……”
中气十足的声音在皇宫上空回想,也将所有人重新唤回到现实中来。
在御史们的监督下,所有人重新正了衣冠,按照各自的位置有条不紊的排着队伍,缓缓的进入建章宫的大门。
御道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甚至于还用清水细细洗了一遍,无论是浮雕或者砖缝中都没有一丝垃圾或者尘土。
苏任就站在路旁,所有人远远的就已经看见。
他正在与皇帝的贴身内侍刘如意说着什么,两人表情轻松,脸上都带着笑意。
对于这样的场面,见到的人心中都在思考。
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了,苏任到底是什么?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如何?在自己心中需要提高多少?等等等等,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仔仔细细的思考!
这是本月的头一次大朝会,也算是灭匈奴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因为苏任来了,都知道没有灭匈奴最大的功臣参加的大朝会,就不是完整的大朝会。
皇帝依旧坐在黑暗里,时不时的将自己的脑袋探进光亮中,就好像老龙从深邃的洞穴中伸出头来,查看自己的猎物。
那双眼睛扫视群臣,最后落在某个地方。
很多人注意到,每一次皇帝的目光都会从苏任身上扫过,所以他们也跟着看过去,可惜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到,因为苏任站在那里就好像一尊雕塑,面无表情甚至连呼吸都好似停止了。
公孙弘有条不紊的汇报着一个月中经他丞相府处理过的政事,一件件一桩桩清楚明了,及没有媚上,也没有治下。
如果没有皇帝的话,或许仅仅需要没有如当今皇帝这般强势的皇帝,公孙弘应该是个非常称职的丞相。
可惜公孙弘生错了时候,在大汉朝皇权最强大的时候,他成了丞相。
没有人反驳,没有人质问,甚至都没有人吭一声。
这让刘彻有些不舒服,所以“龙头”便再一次探出了黑暗,在每一位朝臣的脸上扫过,最终的目标依旧落到了苏任的脸上。
大殿中静的如同空气凝滞,只剩下烛火扑闪时那一丝丝若有若无般的不可闻的声音。
“臣觉得不妥!”
一个声音突兀的在这静寂的空间中想起。
刘彻这才把身子再一次退了回去,继续隐没在黑暗之中。
所有人明显愣了一下,纷纷寻找那个声音的出处。
王温舒,正是王温舒。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