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3)
是自降身份了。
这姑娘,怕是被逼到了没办法。
想到昨日得到的信息,这位夏府大小姐自六岁起,便因为体弱几乎没出过夏府,刘嬷嬷也不敢再为难。
她心中清楚,太子压根不会来管这些姑娘,而她只是得到了太子“立立规矩”的授意,并不想真弄出人命。
于是她抽出自己的袖子,垂眸道:“姑娘,并非老奴刁难,可没有正当理由让你离开,老奴也不好向殿下交差啊。
”
夏如茵缓缓眨了眨眼。
没有听到那句“姑娘稍安勿躁”,实在是意外之喜,刘嬷嬷对她显然是有所通融的。
夏如茵知道自己现下应该找个“正当理由”,刘嬷嬷便会放她一马,可这正当理由……该是什么?
刘嬷嬷只知道夏如茵十年几乎不出夏府,却不知道近六年,她几乎都没出过自己后院。
夏夫人心疼这位庶女,轻易不让人打搅她,也不让她出外见人。
这六年间,除了逢年过节夏如茵能与家人聚一聚,平日接触到的就是几个仆从。
而仆从们从来不会这般拐着弯与她说话,那些弯弯绕绕,夏如茵有太多不懂。
夏如茵又眨了眨眼,“哦”了一声。
她想了想,觉得自己明白了。
于是她没有回到队列,而是慢吞吞走到屋檐下。
然后她在众人狐疑的目光中,扶着门框,身体一歪,缓缓倒了下去!
贵女们都惊呆了!半响,有姑娘愤愤出声:“她在干什么?!用得着这样吗!光天化日躺在地上……简直是败坏我们贵女的名声!”
刘嬷嬷也不料,对于她的暗示,夏如茵会回以这样一个“正当理由”。
倒不是说不好,只是这法子……实在是太失仪太丢人了,不该是一名贵女所为。
可人都已经躺下了,刘嬷嬷也只好道:“来人,扶夏姑娘进屋。
”
便有几个嬷嬷过去。
有贵女见夏如茵一人脱离了苦海,嫉妒道:“凭什么她可以进屋休息?!她这是装晕!”
刘嬷嬷难道会不知道人装晕?她安然不动:“姑娘稍安勿躁。
”
贵女气得叫嚷起来:“你、你身为管事,未免太过偏颇!”
这回,不等刘嬷嬷再回一句“稍安勿躁”,一个声音便在不远处响起:“吵什么吵!”
那语气阴冷不耐,音色十分奇特,带着种嗡嗡的声响,徘徊在人耳边。
这声音一出,嬷嬷们动作皆是一顿,而后齐齐见礼:“见过太子殿下。
”
贵女们也怔住,转身见礼,便见那说话的男人立在不远处的回廊外。
他应是恰好路过,身旁还跟着数名侍卫。
男子身材颀长宽肩窄腰,右手吊着绷带左手拄着拐杖,可即便如此,也不损他的不凡气度。
他带着张金色面具,面具将他的大半张脸遮得严严实实,就连眼孔处都蒙着一层特质金纱,只露出嘴和下颚,眼神看不真切。
此人便是当朝太子殿下肖乾。
贵女们早听过许多这位殿下的传闻:据说这位殿下十五岁那年,太子府失火,他虽逃过一死,脸却被火灼烧,留下了丑陋伤疤。
自此他便带上了这金色面具,性子也变得暴虐残忍,如今年二十都还未娶。
而皇上与他父子情深,多年来对他的种种出格之举毫不责备。
今次他剿匪凯旋,仗着有功在身,提出要将十余名官员之女充作奴婢,圣上竟然也允了他的荒唐要求。
贵女们心思各异,刘嬷嬷则是上前回话:“殿下,是有人晒了半个时辰太阳,晕倒了。
”
太子没说话,似乎没兴趣理会,转身欲走。
可贵女们机灵。
她们早看刘嬷嬷不顺眼,也不满被刘嬷嬷偏心的夏如茵,便有人唯恐天下不乱道:“殿下,那人是装晕呢。
”
太子脚步顿住,意味不明道了句“是么”。
他拄着拐杖朝这边走来,刘嬷嬷心中便是咯噔一下。
她倒不担心殿下责罚于她,但却认定夏如茵今日怕是不妙了。
刘嬷嬷是看着这位殿下长大的,可近些年,却是愈发畏惧他了。
她觉得太子殿下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事说起来邪乎,可便是再高明的骗子,在殿下面前也会无所遁形。
夏如茵一个小姑娘,怎么也不可能骗过太子殿下……
夏如茵躺在屋檐下的阴影中,僵直了身体。
她自然也听过太子殿下的种种传言,实在不料事态会发展到这一步。
太子显然要过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