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交手(下)(2/3)
的激光束在空中拉出两条耀眼的轨迹,伴随着电离空气的声音轰在流星的能量护盾上。
一时间娜塔莉亚眼睛里,满是护盾被激光机炮命中后荡起的涟漪。
闪电隼的火控雷达在面对流星的主动雷达隐身系统时的穿透效率只有90%,而激光机炮只需要综合光电系统和探测雷达就行了。
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激光机炮的射程还是比廖勇的火控雷达锁定距离远不少的。
当然,就算射程更长,廖勇也不指望靠激光机炮能击坠娜塔莉亚。
事实上,从闪电隼开始在战斗机上搭载能量护盾之后,激光机炮除了在六点方向,也就咬尾的时候借着尾流对能量护盾的干扰可以具备一点威胁之外,基本上就只能起到一点心理作用。
他要的只是利用机炮射击命中护盾带来的光效,对娜塔莉亚的发射判断造成一点干扰罢了。
在古代就有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在天上就更是了。
流星的主动雷达隐身系统和火控雷达穿透能力都在闪电隼之上,这意味着廖勇对娜塔莉亚有着至少30%的锁定距离劣势。
他想赢,那么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要么逼迫娜塔莉亚犯错误,要么想办法干扰娜塔莉亚错过早期发射窗口。
现在廖勇选择的很明显是第二条,这也是他在军校无往不利的一招。
包括廖勇在内,刚从学校毕业的菜鸟就没有不喜欢用注视锁定的,而激光机炮轰击能量护盾时会严重干涉注视锁定系统的效率。
发明这一招的廖勇甚至差点被这招制裁过,那就更别说娜塔莉亚了。
两机呼啸着接近,廖勇先一步进入了娜塔莉亚的射击包线。
发现RWR并未响起,廖勇知道自己的战术奏效了。
他继续保持着扫射,两机的距离很快从十几公里缩短至十公里内,随着自己火控雷达锁定声响起,廖勇立刻停止扫射,发射了一发格斗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他按下发射键的同时,机舱内的警报声跟着也响了。
廖勇当即释放干扰弹,同时开始做三九机动规避。
在做机动的同时,廖勇也没有忽视娜塔莉亚的行为。
好在这个距离依旧是综合光电系统的捕捉范围,随着娜塔莉亚的动作出现在剧院式座舱屏幕左上角单开的小窗口内,廖勇松了口气。
娜塔莉亚也在做三九机动,这个操作和他想的没什么区别,现在廖勇该想想经过刚才的一轮试探之后,要怎么摆脱娜塔莉亚的咬尾了。
闪电隼毕竟是双发机,机身更重,并且受限于设计,翼载相对更大。
这意味着在速度近似的情况下,闪电隼的瞬盘能力远不如流星。
瞬盘能力不行就意味着娜塔莉亚可以拥有更快的改变机头指向的速度,就意味着更容易咬尾或者先廖勇一步完成锁定。
廖勇斜眼看了一眼小窗口,果不其然娜塔莉亚已经快转过来了。
但是情况有点微妙的不同——
——娜塔莉亚的瞬盘过载最多8个G,这可是真有点慢了。
就算之前想了很多战术,廖勇还是觉得放弃这种机会有点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