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数据是谁飞出来的?(2/3)
飞出来的,是综合数据统计部门从一架XTA-119上采集到的,要不是在这条飞行记录之前这架飞机已经有过正常的飞行记录,当时差点就当运输时产生的错误数据给删掉了。
”
“超级闪电隼?去让销售部的人和军方联系一下,查查这架XTA-119是分配到哪一支部队了,你们也别愣着,XTA-119的模型呢?尽快建立XTA-119和XTA-19模型之间的关联算法,然后把这份数据代入进去,看看现在XTA-19的指标够不够。
”这位李主任开口下了命令。
在寰宇科工的工作单位里,研发部门的权限是最高的,这只是要个数据,进度自然很快。
“北方星域所属苏格拉底星的联邦第404空军基地的1212飞行中队,代号窗帘。
”没多久,销售部的资料就送到了研究部,一名研究员拿着手里的平板对李主任说。
“404基地……”她皱了下眉,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光靠数据模拟是不可能得出真正可靠的数据的,就算到了24世纪初的现在,空气动力学依旧是个复杂且混沌到在工程领域依旧只能使用经验公式的学科。
更何况,这份数据实际上并不够全面,想要拿到足够全面的数据,李主任认为自己没得选,必须去现场跑一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要去现场就意味着要以商人身份进入部队做调研。
联邦对这个的约束还是比较严格的,想要逐级上报获批那不知道得拖到猴年马月去。
因此李主任打算动用一下自己的个人人脉,来给自己的研究提供一点便利。
只不过她刚从南方星域回来,现在又要往北方跑,有点太匆忙了。
、
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她打开自己的个人终端,找到了备注为老爸的被她置顶的联系人,发起了视频通话。
随着一通视频电话打出去,正在五个恒星系外度假的寰宇科工董事长李延出现在了屏幕里。
“听寒啊,刚从南部星域的发动机中心回来,也不说来看看你老爸我?”
“还不是因为老爸你揽的项目,我需要您帮我疏通一下关系,最好能让我的研发团队三到五天内抵达苏格拉底星的404空军基地做调研。
”
“苏格拉底星?就那个产火鸡的地方?你想吃我可以帮你买嘛,为什么要亲自过去?”李延调侃的声音响起。
“爸,你知道我在说正事。
”李听寒开口说。
“好了,不逗你了,这份数据真的重要到非得要你自己去?”李延问。
“嗯,目前为止我们采集了三年的数据,这是第一个在基础数据上满足联邦军要求的,XTA-19的二期验证只有四个月了,现在的三号验证机还飞不到要求的水平,如果二期验证还飞不到,那恐怕这个项目就得泡汤了。
”李听寒说。
寰宇科工建立三十五年就跻身联邦五大军火商,靠的是战斗机XTA-11及多用途攻击轰炸机XSA-07两个平台在上次大战中的优秀发挥。
但是到了和平年代,缺乏足够产品厚度和人脉的寰宇科工面临的挑战不是一点半点。
XTA-16项目寰宇科工精心准备了足足五年,结果最终依旧没有竞争过老牌企业格拉克斯。
好在,战争时期寰宇科工靠XTA-11争取到的次时代战斗机计划,也就是现在XTA-19项目还在推进,只要这型战斗机顺利入列,那么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要知道,现在全联邦服役的闪电隼光批次50以后,也就是代号XTA-117的就在一百万架以上,一些低级基地用的甚至还是20批次以前的XTA-113和115。
XTA-19预计就是要取代如此巨大的一批战斗机,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当然,要是只是需要替代闪电隼到好了,但是当年李延谈下这个项目的时候,夸下了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