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式武器(2)定制机(1/3)
“武器倒是都不错,但是我还是更想具体了解一下我的定制机。
”
其他人还没开口,廖勇已经快急成猴了。
“别急,这不是正要介绍吗。
”李听寒叹了口气,随后,两架战斗机的数据出现在投影中央。
“根据你们两个人的飞行数据,基于XTA-119平台,结合XTT-193咎瓦尤斯的技术数据后,进行重新设计制造的机体,我将其称为XTA-119Adv.M和XTA-119Adv.N,具体代号以你们各自的战术代号命名,也就是独行隼和女皇隼。
”
李听寒开口说。
廖勇的眼睛已经被两架战斗机吸引住了。
“首先是你的战斗机,XTA-119Adv.M——独行隼。
”
随着李听寒的介绍,第一架战斗机的详细参数出现在廖勇面前。
和超级闪电隼比起来,独行隼因为采用了量子晶体材料,其重量足足轻了45%。
只不过,重量的缩小并没有让机身缩短,反而是让其长度的增长了大约1.2米。
长度增长的原因亦很简单,超级闪电隼使用的是TRR-100型引擎,这种引擎比TRR-199Ext型引擎小了不止一点。
而在独行隼上,李听寒对TRR-199Ext甚至做了进一步改进。
改进后的引擎被称为TRR-199Mav,其推力比起咎瓦尤斯上的那两台,还要强上不少,只不过作为代价,占用的体积就更大了。
为了容纳更强力的引擎,这些长度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而在换用了TRR-199Mav之后,再加上比咎瓦尤斯还要高的量子晶体材料比例,独行隼的全机推重比甚至超越了咎瓦尤斯,达到了惊人的2.55。
更大的推力自然带来了更强的机动性,而为了发挥这份机动性,就不得不提之前已经提到过的【全机分布式矢量系统】了。
通过昼夜不停地攻关,李听寒的团队在独行隼上,成功部分实现了全机分布式矢量系统。
和传统的喷嘴系统不同,分布式矢量系统无需额外的控制喷嘴推进剂,而是直接从发动机内自由分配所需的推力。
只不过,和理想化的分布式矢量系统比,这个系统依旧有控制喷嘴位置相对固定的问题。
但是,仅是当前状态下,分布式矢量系统已经让独行隼在机动性上,获得了超过30%的提升。
并且,因为省去了独立的控制喷嘴的推进剂,独行隼的推进剂容纳量提升了35%,续航能力有了极其显着的提升。
硬件更强,软件自然也会更强。
得益于圣剑项目在航电上下的功夫,李听寒并不需要多加考虑。
在独行隼上,装备的是圣剑计划的装备。
其探测雷达采取的是复合波段主被动综合搜索雷达,而火控也更换为了领先至少一代的综合光电火控系统。
对当前所有的雷达隐形系统而言,独行隼搜索距离超过了45公里,锁定距离也超过了22公里。
并且,其搜索雷达集成了电子战吊舱的部分功能,在15公里的新WVR时代,拥有照射10秒即可烧毁敌方雷达的恐怖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