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十一章(2/3)
峻地看了我一眼,那目光冷得像剑一样,扎得我的心猛地一紧,然后一连几天我晚上睡觉都梦见杨厚德那张冷峻的脸,那张脸像一面镜子,照得我无地自容。
杨厚德被“双规”后,我才发现,他在驻京办的威信还挺高,许多人私下里议论纷纷,为他叫屈,我只好给驻京办处以上干部开了一次警示教育会,详细通报了杨厚德在商贸大厦开发过程中,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的情况,苦口婆心地告诫他们,人的欲望离不开物质,这好似唯心主义的必然昭示。
但是人的欲望可以凭理性去控制,这才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表面上是劝他们警钟长鸣,实际上是警告他们,谁要是敢为杨厚德鸣冤叫屈,小心自己的前程!这次会议很有效果,那些私下里嚼舌头的人少多了,特别是处以上干部,再也没发现谁私下里为杨厚德叫不平。
官场上最讲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人鞍前马后跟我多年,当然最明白这一点。
正所谓人走茶凉,杨厚德被“双规”了三个月的时候,在驻京办,似乎就没有谁再提他了,还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现象,就是几个实力强的处级干部,为争杨厚德空出来的位置开始明争暗斗起来。
当然最有希望的是白丽莎,但备受诟病的也是白丽莎。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认为白丽莎挡了自己仕途之路的人,没少往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给她写匿名信,搞得白丽莎几乎成了驻京办的众矢之的。
更有甚者,有人竟然将她与周中原幽会的照片寄给了夏书记和梁市长,这还是梁市长的秘书高严告诉我的。
我没有想到驻京办还有这么工于心计的人,分析来分析去都觉得只有信息处处长习海涛最有可能性,当然也不能排除联络处处长邓英。
有这样一些下属,我这个做一把手的能不如坐针毡吗?其实我的骨子里是希望白丽莎上,白丽莎接待工作是一把好手,这些年,一边给我当助理,一边兼接待处处长,迎来送往,许多重大接待工作都办得滴水不漏,的确是我的左膀右臂,但是搞“截访维稳”显然不是强项。
另一位副主任常玉春主管信息与联络工作多年,不可能上来一位新副主任后,重新分工,将“截访维稳”工作分给他,必然造成新的矛盾。
我时常想,如果班子不重新分工,杨厚德仍然按部就班地主管驻京办经营创收,他是不是就不会如此铤而走险?险些引发东州官场一场大地震。
但转念一想,后果或许更严重,因为他会掌握第一手证据,到时候东州官场还要发生比大地震还要严重的事件,发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