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抵赖。
永熙帝望着谢渊腰间的寒梅玉佩,想起泰昌帝临终前的叮嘱:"若遇寒梅再放,便是贪腐伏法之日。
"他忽然摘下腰间玉佩,递给谢渊:"朕命你署理三法司,彻查太府寺及相关藩王,凡涉案者,不论高低,一体治罪。
"
片尾
证据交锋的两个时辰里,泰昌帝的密旨让朝堂震动,匠人的血砖令奸佞失色,越州的急报更坐实了通敌之罪。
谢渊望着王崇年被拖出殿外的身影,忽然想起父亲狱中寄来的残句:"证据如砖石,需百姓血泪相黏,方得筑就清明天。
"他知道,这场胜利来得不易——陆凯在通政司的据理力争、周勉在破庙的忍辱负重、万千匠人冒死送来的证据,都是这场胜利的基石。
回到工部值房,谢渊展开永熙帝新赐的密旨,上面用朱笔圈出"襄王萧漓"四字:"朕已知晓北斗纹之秘,卿可放手查去。
"他摸着密旨上的寒梅印泥,忽然明白,皇帝早已暗中布局,从玄夜卫换佩到扬州查案,都是为今日的证据交锋做铺垫。
子时初刻,陆凯匆匆来访,袖中藏着最新密报:"襄王已调动封地私兵,声称要‘清君侧’,而越州水军也已整装待发。
"谢渊望着窗外的星空,北斗七星在夜空中格外明亮,与萧氏官窑的模具纹章遥相呼应。
他忽然冷笑:"来得好,正好让他们看看,大吴的证据,不仅能断贪腐,更能退外敌。
"
更漏声中,谢渊提笔撰写《治贪十策》,末章写道:"贪腐之根在官商勾连,治乱之本在证据昭彰。
愿陛下以寒梅为信,让证据如利刃,永斩贪腐之根。
"墨痕未干,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那是玄夜卫奉诏查封太府寺的声音,惊起的夜鸦掠过宫墙,将黎明前的黑暗划出一道裂缝。
(本集完)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