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少年(2/3)
似乎淌到了哀家心里,甜丝丝的,醺醺然的。
我笑着回过头,准备继续看台上的儿媳,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伞盖遮蔽下的姜初照,一改方才展唇而笑的惬意,满脸暗影,直勾勾、阴森森地望着我,整个人像是刚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怨鬼,下一秒就打算飘过来找我索命。
杀猪大汉十分困惑,娇憨委屈地问羽林小哥:“哥哥,陛下为什么这样看我?是因为我刚才摸了哥哥的腹肌,所以他不开心了吗?”
羽林小哥咒骂一声,训他道:“你他娘的住嘴!跟咱俩没半分钱关系,别再想了!”
我望向姜初照,点点头回了一个慈祥的微笑。
然后无视他,把目光放在开始表演跳大神的娴妃身上。
这是娴妃最保守的一身裙子了,且襟口遮得极严,腰带束得极紧。
但因为舞蹈功底在,所以即便是衣裳不够明艳,但也不影响她这舞跳得庄严又好看。
毕竟是纪功乐舞,当她完成最后一个飞旋的动作,朝东山方向顺势跪拜,神情端庄,双目落泪,以歌颂葬在东山的先帝和太/祖爷的时候,百姓们有不少都被打动了,一边大哭一边叫好。
就连台上的四位家长,也抬起衣袖跟着摸了眼泪。
杨丞相哭得最凶。
只是哀家亲眼看到,他把鼻涕泡擦在了官袍的衣袖上。
环顾一周,发现除了台上的姜初照、台下的本太后外,就数墙头上的说书先生最淡定,他甚至吐出一个瓜子壳,笑容有点玩味,也不知道在说台上的谁:“演技不错哎,竟然还真哭。
”
下一个表演节目的是丽妃。
她身着铠甲,背负箭囊,望向百步之外三个木靶子,反手取出三支箭同时搭在箭弦之上,四尺长弓被她轻松拉满,瞬目之间,箭声破空,直穿靶心。
然后她又表演了百步穿香瓜,百步穿脆梨,百步穿蜜桃,百步穿沙果。
丽妃的节目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很爽。
百姓无一不喜欢,人群里的小孩子喜欢到跳起来,抱着他们爹娘的大腿,哭着喊着说想学;身旁一些妙龄小姐姐娇羞地掩面,跟一起来的姐妹们偷偷地说想嫁。
台上卫将军看到这场景,满意地点了点头,待丽妃退场时还在胸前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下一个表演节目的是余知乐。
她到底没有叫哀家失望,奏了一曲《六合》。
这是四年前从乐坊传入宫城的一首古琴曲,写的是秦王扫六合的故事。
曲子分为上中下三阙,上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中阙浪漫跌宕,风尘翕张;下阙华盛绮丽,尾音雄浑苍茫。
余知乐是聪明的。
《六合》是大祁开/国以来,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从微渺乐坊流入巍峨皇城,自此作为官乐的一首曲子,余知乐知道自己的家世比不得另外三位,所以选择了这一首曲子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民间亦有高人在,大雅之堂可攀登。
只是这首曲子,真是叫人感慨啊。
因为这是一首出战曲。
四年前的上一世。
先帝健在,西疆经历十年平静,一朝战火熊熊。
千里加急的奏报沿京疆古道送至京城,听闻送信人这一路跑死了十匹快马。
骑马的人都知道,当速度极快的时候,人的上身是无法直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