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火山气象操纵者(极微)(2/3)
部,毛茸茸的尾巴卷住他的手腕,喉咙里发出担忧的呜咽,鼻尖上的灰粒被体温融化,留下一道湿痕。
“再来一次。
”他咬紧牙关,尝到了血腥味。
这次他不再试图推动光膜,而是集中精神在掌心构建一个旋转的力场。
光膜不再是平面,而是扭曲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微型气旋,气旋中心的灰粒被无形的力场托起,在空中形成一个直径约十米的灰柱,柱体表面的灰粒高速旋转,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当气旋向东南方移动时,耕地范围内的灰粒竟真的随之改变方向,在地面投下移动的灰影,如同有人用巨笔在灰幕上画出一道弯曲的轨迹。
但操纵气流远比想象中复杂。
火山口持续喷出的气体形成了复杂的涡流,每当气旋靠近耕地边缘,就会被一股来自西北方的强风打散。
马龙不得不反复调整气旋的旋转速度和高度,有时需要将气旋压低至作物上方五米处,有时又要升高到二十米以避开乱流。
他的额角渗出豆大的汗珠,每一颗汗珠落在地上都溅起一小圈灰雾,汗水流进眼睛,蛰得他视线模糊,却不敢抬手擦拭——此刻双掌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关乎气流的走向。
三十分钟的灰幕偏移
操纵持续到第十分钟时,马龙的呼吸变得粗重,仿佛刚跑完一场山地越野。
掌心的浅灰色光丝变得透明,仿佛随时会断裂,而耕地上方的灰幕已出现明显的“缺口”——一道宽约五十米的灰粒流被引导至东侧的玄武岩台地,那里寸草不生,灰粒堆积成小丘也无妨。
台地上的灰堆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波纹状的纹理,像一片凝固的灰海,而耕地中央的玄武岩砝码上只覆盖了薄薄一层灰,露出岩石原本的黑色光泽。
“阿灰,浇水!”他喘着粗气喊道,声音因体力消耗而嘶哑。
阿灰立刻叼起用火山榕树皮制成的水桶——桶身缠着防止漏水的树脂,底部还垫着过滤火山灰的苔藓。
它往返于百米外的火山湖,每次舀水时,水桶边缘都会凝结一层白霜,那是湖水与火山灰中的硫化物反应生成的硫酸盐。
当阿灰将水均匀地洒在作物叶片上时,被水冲刷的叶片露出鲜绿的本色,水珠在灰粒间滚动,形成无数微小的棱镜,折射出彩虹般的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上方的灰粒流仍被气旋引导着擦过耕地边缘,像一条顺从的灰蛇绕过绿洲。
马龙能清晰地“看”到能量的流动:浅灰色光丝从掌心延伸至气旋中心,每一次旋转都伴随着体内元素力的剧烈消耗,如同用吸管吸取深海的水。
他想起在热电柱实验中学习的能量守恒原理,此刻每引导一克灰粒改变方向,都需要消耗相当于攀爬十米岩浆瀑布的体力。
第二十分钟,火山口突然喷出一股浓烟,灰粒的密度瞬间增加了三倍。
马龙感到掌心的气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猛推,险些失控。
他立刻改变策略,不再维持完整的气旋,而是在耕地四周分别制造四个小型涡流,如同四个旋转的卫兵,将灰粒挡在耕地外围。
这个新策略消耗的体力稍少,但需要更精细的操控,他的指尖因过度集中精神而微微抽搐,指甲缝里渗出血丝,却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