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重大意义(2/3)
和吃饭;第二是洗澡、理发和洗衣;第三是打草鞋,好好地恢复体力,整理组织,继续战斗。
①根据贺龙指示,红二军团为红六军团营以上干部配置了马匹,为全体指战员装备6天以上的粮食和每人送给草鞋两双,表达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此时,“两军指战员政治情绪及阶级友爱提高到了极点”。
1934年10月24日的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无论是军事上或是政治上,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第一,木黄会师为解决两军团建设中各自存在的迫切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后,在近80多天的艰苦转战中,行程5千余里,与优势敌军顽强奋战,战胜了湘、粤、桂、黔敌军的围追堵截,历尽艰难险阻,付出重大牺牲,但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并完成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交付的战略任务,“探明了沿途敌人兵力的虚实,查明了道路、民情,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实际上起到了为中央主力长征进行侦察、探路的先遣队的作用”。
然而,红六军团因长途跋涉,部队极度疲劳,减员很大,处境艰难,特别是经历了退出苏区和搬家式转移的痛苦教训,迫切需要休整。
木黄会师为红六军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整机会和场所。
在红二军团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主要负责人执行“左”倾错误方针,导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丢失,红军无根据地依托,干部损失也大,特别是夏曦在红三军内部进行多次“肃反”,取消了各级政治机关,政治思想工作薄弱,政工干部缺乏。
虽然通过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使党和红军的工作有了正确的转变,但尚未得到彻底转变。
会师后,使红二军团与中央中断两年的联系得到恢复。
同时,木黄会师,为进一步解决红二军团沉积起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党的领导问题、思想建设问题等创造了条件。
两军都希望会师。
两军会师后,彻底摆脱了各自的困境,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木黄会师后两军团形成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为发展湘鄂川黔边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六军团在甘溪战斗受挫、部队减员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不与红二军团会师,而按中革军委的电令,单独地向湖南凤凰、乾城一带前进,将受到湘敌的猛击,既无力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整个部队的前途也不堪设想。
会师后两军团若分开行动,也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一重任。
因此,两个军团不能分开也不同意分开。
两军指战员不仅思想上、感情上倾近、向往、依存,而且有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强烈愿望,因此,“两军团会师,指战员无不欢欣鼓舞。
不仅为解决两军团建设中各自存在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使来自两个战略区的红军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为完成更大的新的政治、军事任务,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
第三,木黄会师使两军团形成一个以任、贺、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诞生。
会师后,两军在策应中央红军突围和创建新根据地的紧急形势和任务面前,有着共同的认识,共同的目标,组成一个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两军领导人把加强革命团结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看作是加强党的领导和革命斗争发展的关键。
两军在各方面进行了相互支援。
六军团着重从政治上给二军团以巨大支援,抽调一批政治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到二军团工作,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