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南岳清水湾小学> 第5章 创建黔东特区苏维埃根据地

第5章 创建黔东特区苏维埃根据地(1/3)

特区的武装力量 1934年,红三军踏上黔东大地,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自进入黔东起,红三军积极扩充革命力量,除收编部分神兵、吸纳穷苦农民加入红军外,还广泛开展地方武装建设工作,组织起游击队、自卫队等地方武装,逐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三级武装力量体制,即正规红军——县独立团(游击队)——乡村自卫队。

     其中,独立团作为地方武装的中坚力量,由若干支游击队组成,实行大队、中队、分队、班的序列编制。

    在保卫和巩固苏区的战斗中,正规红军无疑是核心主力,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独立团和自卫队则紧密配合,从侧翼和后方提供支持,共同为苏区的安全保驾护航。

     1934年6月17日,印江沙子坡万寿宫前,人声鼎沸,一场群众大会正在热烈举行。

    贺军长站在台上,目光坚定,向广大农民发出号召,呼吁大家踊跃参加红军,同时表示,不愿离开家乡的农民也可就地加入游击队,为革命贡献力量。

    这一号召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农民们心中的革命热情,许多人纷纷响应,投身到革命队伍中。

     仅仅六天后,即6月23日,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工农自卫队的任务及章程》,这份章程犹如一盏明灯,为各地建立地方武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性纲领。

    其内容涵盖多个关键方面: 总则:明确工农自卫队是工人农民保护身家生命的自卫军事系统,是纯粹的工人和农民阶级武装,坚决不容许地主富农混入其中。

    工农自卫队遵循自愿原则组织,但在当地工农群众大会通过决议的情况下,十六岁至四十岁的男子需全员参加。

    而且,工农自卫队主要在本乡服务,以防御和消灭敌人进攻、保护革命区域为使命,不被抽调强迫参加红军,其服务、放哨、守卡、操练等活动均以不影响农时、不耽搁农事为原则,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

     任务区分:工农自卫队承担着多项重要任务。

    一是配合红军进攻反革命军队,协同作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二是防守要道要卡,把控关键地理位置,防止敌人渗透;三是仔细盘查行人,严密防范奸细混入苏区,确保革命阵营的安全;四是断绝敌人粮食及交通,从物资和交通上削弱敌人实力;五是建筑碉堡工事,加强苏区防御设施建设。

     组织系统:组织系统严密有序,分为班——分队——中队——大队——区队——支队——纵队。

    具体编制如下,每乡设立一个中队部,中队下设三个分队,每个分队又分为三班。

    每班人数在5人至10人之间,由此每中队人数共50至100人。

    三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部,大队人数辖150人至300人,归区队部管辖。

    每区设置一个区队,辖三个以上的大队,总人数达500人至1000人;三个大队以上设立一个支队部,辖1500人至3000人,归县纵队部管辖;每县设立一个纵队部,管理三个以上支队,总人数可达5000至人。

    如此严谨的组织架构,确保了工农自卫队能够高效运作,发挥最大效能。

     纪律:自卫队作为军事组织,纪律严明。

    规定如下,如有违犯,将由大家公议处置。

    包括必须服从命令,确保行动统一;不准勾结敌人,保持革命立场坚定;打火线时不准临阵退却,要有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打土豪所得要平分,严禁私自拿取工人农民的一针一线,维护群众利益;不准仇杀工人农民,牢记革命宗旨;不准奸淫放火,保持良好的革命形象。

     按照此章程规定,工农自卫队具有鲜明的群众性,队员不离开本地乡土,以不妨碍农时为原则开展自卫活动,其性质与我国现行的民兵制度极为相似,是一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的革命武装力量。

     1934年7月21日,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夏曦同志在会上发表讲话,激情澎湃地号召:“工农群众武装起来,组织三万人的自卫队,一万人的游击队,三千人参加红军。

    这样我们就有了强大的革命武力,可以压倒一切敌人!”这一号召得到了全体代表的热烈响应。

    大会通过的《关于工农武装问题的决议》中也明确作出规定: -印江、德江、沿河三县动员三千人参加红军,因为红三军是创造、巩固和发展黔东苏区的坚强柱石,强大的红军力量是苏区稳定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县组织一万人的游击队,这些游击队活跃在苏区范围以及敌人后方和侧面,广泛发动游击战争,游击战争能够有效扰乱敌人部署,是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县组织三万人的自卫队。

    工农红色自卫队作为后方的守卫部队,肩负着巩固苏区的重大责任,他们守护着苏区的每一寸土地,保障着苏区人民的生活安宁。

     由此可见,游击队属于较为精悍的地方武装力量,他们机动性强,随时能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并且以整个黔东特区为作战区域,在革命战争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实现集体领导,提升地方武装的战斗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红三军先后成立了印江、沿河、德江、川黔边和黔东等五个独立团。

    各地的游击队分别列入独立团的建制,由各独立团统一指挥,实现了地方武装力量的整合与优化,使各游击队能够在统一领导下,更加高效地开展战斗和各项革命活动。

     印江独立团成立于1934年7月下旬,团长兼政委由张均望担任,他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在地方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群众信任;副团长为宁国学,他同样为印江独立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力量。

     此外,红三军还收编了印江、德江、沿河三县的一千多名“神兵”,将他们组成黔东纵队,由冉少波任司令,直接归军部领导。

    这些“神兵”在加入革命队伍后,经过训练和战斗的洗礼,逐渐成长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力量,为黔东地区的革命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1934年9月底,湘鄂黔革命军事委员会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整编,将黔东纵队和几个独立团合编为黔东独立师,任命贺炳炎为师长,冉少波为副师长。

    至此,黔东人民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政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还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地方武装——黔东独立师。

    这支队伍的诞生,标志着黔东地区的革命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和壮大,为保卫黔东苏区、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军事保障。

     印江各地的游击队和自卫队 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工农武装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每乡要组织30至50人以上参加游击队”。

    这一决议如春风吹遍印江大地,凡是建立了民主政权的区、乡,都积极响应号召,普遍组织起了人数不等的游击队。

    据现有调查材料证实,印江游击队的组织序列严谨有序,区为大队,乡为中队,一个或二、三个自然村寨为分队,分队下面辖班,大队上面则归属独立团统一领导。

     目前已知的印江游击大队有:旧寨坝游击大队,活跃于上六井溪的白沙溪、照东岩、旧寨坝、生猫坝一带,大队长由老红军邓吉星担任,他作战经验丰富,在当地群众中威望颇高;六井溪游击大队,活动于中六井溪的卢塘头、蒋家寨、宁家坪、四坳口、石坪、邱家寨一带,大队长为蒋培二,他带领队员们在这片土地上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沙子坡游击大队,大队长由池坝人梁银星担任,下辖马家庄、池坝、大路槽、红花园等数支游击队,他们在沙子坡周边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敌人;喻家岩游击大队,由红军干部杨银山担任大队长,下辖刀坝、风谷岭、胡家坝等数支游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大楚武信君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道仙瓶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剑魄沉星录 大乾风云起苍穹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明朝的名义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绝品仙尊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 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 乱世猛卒 纵横诸天:从修炼辟邪剑法开始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护法他做不到啊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剑魄沉星录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铜镜约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无名剑主 大乾风云起苍穹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太虚王座 穿越之原始之路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屌丝奶爸变男神 踏雪寻青梅 小宝寻亲记姜妙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孤鸿破苍穹 碎星阁 开局神雕侠侣我靠中二拯救小龙女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王伦逆天改命称帝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