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奉命东进湘西开辟根据地(3/3)
日里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红军的行动为当地百姓铲除了一大祸害。
在转移过程中,我军多次遇到黔军和民团的堵截。
在拜佛台,林朝志连长不幸牺牲,他为了保护战友,奋勇冲向敌人,最终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我军伤亡、被俘十数人。
在茶店,警卫连连长王湘甫带领的一个排,几乎全部被俘,敌人将他们残忍地关押起来,进行残酷的折磨。
此外,还在独立师主力从护国寺一线撤离时,驻守在苏家坡下前沿阵地帝母庙里的数十名战士,由于被敌包抄分割,未能赶上部队,除十几人顺河沟冲上大水溪不知去向外,其余均死伤或被俘。
据当地农民袁再甲、张思文回忆,他们亲自目击的死难战士便有十三人。
被俘的战士大都押送印江县城,遭受着非人的折磨。
梵净山的保董甲长,土豪劣绅戴泽奎,戴泽林,柴老章、柴全忠、苏文效等,也纠集乡丁四处搜捕,捉拿独立师伤病员和掉队战士。
大湾土豪吴世昌等人抓获了两名战士,将他们捆在护国寺的柱头上,进行残酷的刑讯。
吴世昌杀气腾腾地问:“你们要分田地,是要我的方方田,还是要哪丘田?”说罢挺刀向一个战士刺去,吴的儿子也挥刀乱砍。
这个红军战士便惨死于吴氏父子的屠刀之下,他的英勇和不屈让敌人感到恐惧,也让当地百姓深感悲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军越过梵净山脚的马槽河,基本上跳出了李成章部的包围圈。
然后又经松桃的寨英、普觉,到孟溪打了伪区公所和厘金局。
他们的行动如同一把把利剑,刺向敌人的要害,让敌人胆战心惊。
途经大路河时,又与当地民团展开战斗,成功击退敌人。
11月26日,独立师进至秀山梅江,遭民团袭击,段苏权政委不幸负伤,左脚关节被打碎,黔东独立团秦团长也挂了彩。
师部通讯班战士李通贞等迅速将段政委背下,由王光泽师长妥善安顿在当地山洞里养伤。
部队当即退回松桃杉木坳宿营。
27日,我军在松桃乜架又遇杨卓之的保安团和苗族反动武装袭击,川黔边独立团团长马吉山在战斗中阵亡,他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每一位战士。
德江独立团也伤亡惨重。
经此挫折,部队减员很大,只剩三百余人。
28日,独立师余部进入酉阳县境。
行至太平坝附近,突遇峨溶乡长文代章和永兴乡长刘九河带领的民团阻击,我极度疲惫的独立师与以逸待劳的优势之敌展开了浴血奋战。
战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他们依然顽强抵抗,与敌人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然而,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被迫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师长王光泽在战斗中被俘,押至川军田冠五旅部。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最终被杀害于酉阳县龙潭镇巫家坡,时年三十一岁。
他的牺牲让全体战士悲痛万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大家继续前进。
仅有黔东独立团团长秦真权,曾任旧寨坝游击大队长的红军干部邓吉屋等十几人冲出重围,胜利到达湘西,投入红军主力的怀抱。
而秦团长的妻子张氏(枫香溪人)原本随军行动,也因此而流落失散,她的遭遇让人为之叹息。
独立师余部战士,约一百人,被俘至秀山县城。
其中包括原在印江县罗南溪区政府指导工作的红三军干部易吉山等人。
这些红军战俘在秀山关押了四十八天,还被敌人照了所谓“集体相”,敌人妄图以此来羞辱红军,但红军战士们却昂首挺胸,展现出了不屈的精神。
后经四川省主席刘湘批示,分别予以发落。
也还有少数战士,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捕,潜伏在岩石草丛之中,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生存,历尽艰险,最终返回了家乡。
他们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体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对于黔东独立师在川河盖的失败,川军旅长田冠五喜出望外,高兴异常,急忙编造“战功”飞报蒋介石,以邀功讨赏。
然而,他的这种行为却掩盖不了黔东独立师的英勇和牺牲。
黔东独立师虽然失败了,但在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仍起到了牵制、吸引大量敌人,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东进湘西的战略作用。
1934年10月下旬,我二·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以后,贵州军阀王家烈,湖南军阀李觉,广西军阀廖磊匆匆会面于石阡,确定将“追剿”之责,全交黔军。
王家烈决定追击我军“出黔境百里之外”,并布署九个团分别从合水、火烧桥、寨英三路追击。
川敌达凤岗旅也已从沿河小井出动,向木黄平洞口推进。
因此,二·六军团主力仍面临着敌人重兵跟追的威胁。
而独立师在黔东的艰苦斗争,则使红军主力摆脱了敌人的尾追,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为我军胜利发动湘西攻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无数革命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黔东特区的革命史,写下了悲壮的一页,光辉的一页。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请大家收藏:()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