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2/3)
她告诉我聚会提前了,因为有两个同学从日本回来。
她要我星期五赶到,又问我坐哪趟车,我还没想好她就说:“就坐四十八次。
”放下电话我想,到底是当领导的,作起决定来就是干脆。
这么多年不通音信了,她竟没有问一问我现在可好,这叫我有点不舒服。
可马上又想到她可能知道我大概怎么回事,不问实在是体谅我。
我算一算去一趟北京,总得带几百块钱,问董柳要吧,她又像割肉似的舍不得。
我到监察室向小莫借五百块钱,她马上答应了。
晚上我对董柳说要到北京出差一趟,董柳说:“别人跑腻了,就轮到你身上来了,你说我讲得对吧?”我说:“那肯定是对,因为是你讲的,你是常对将军。
”她说:“轮到你不会是什么好事,绝不会是去见部里的领导,你说我讲得对吧?”我说:“讲得对,太对了,怎么会这么对呢,不是董柳谁能对得这么厉害?”
下了火车我往出站口走,听见有人在叫我:“大为!大为!”一看竟是许小曼。
我没想到她会来接我,心中一阵温暖一阵感动,我没想到自己竟还是一个值得别人来接的人。
她从人丛中挤过来说:“我找到那一头去了。
”那一头是卧铺车厢。
这使我感到非常惭愧,到北京竟是坐硬座来的。
这时忽然来了灵感,我说:“就是你催得太急了,害得我卧铺票都没有买着,脚都坐肿了。
”许小曼说:“大为你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时间怎么把你给遗忘了。
”我说:“因为我脑膜炎后遗症,不想事,不着急,无所用心。
”我看她确实变了,不再是当年充满青春活力的她,竟有了一点中年妇女的迹象。
我觉得自己应该说“你也一点没变”,可说不出口,那太虚伪了,就说:“你也没怎么变,许小曼还是许小曼。
”她果然很高兴说:“是吗?发胖了,孩子也有六七岁了。
”出了站有车在等她,我说:“领导到底是领导。
”上了车我等着她问我这些年的情况,反正是要问的,可她就是不问,当着司机的面我也不好问她。
我们谈到这个那个同学,就是不说自己。
我们住在部里的招待所,车进了大门我说:“在卫生系统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到部里来,好像是个神圣的地方,你们天天在部里泡着,我看着就像泡在蜜罐里一样。
”她说:“你们厅里经常有人来办事。
”这么一说我知道她对我的情况非常了解,就说:“是那些当官的。
”说了这句话我发现自己无意中卸下了一个包袱,把谈话的障碍扫除了。
她果然抓住这个话头说:“还在中医学会?”我说:“都四五年了。
”说着下了车,她把我安顿到房间里说:“我特地叫你早一天来。
”又说:“有时候也要动一动脑筋,什么东西都是想要才会有,而且想要就会有,你试一试。
”我说:“没那份天才,我还是写几篇文章算了。
”她说:“文章要写,别的东西也不能没有。
有了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是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吗?”谈到这个话题我很惭愧,可实在不能不谈。
她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决定别人命运的人,一种是命运被别人决定的人。
”我笑了说:“这间房子里把世界上所有的人物类型都包括了。
”她有点忧郁地望着我说:“大为你跟我说话也耍贫嘴?”我本来想故作豁达掩饰自己的处境,她这么一说,我意识到自己这样就把她推远了。
我说:“那我们好好说话。
我真的没想到当年的许小曼有朝一日会当个处长,三十刚冒头就当了处长。
”她说:“说起来吧,处长就那么回事,可什么不是那么回事?活着就是那么回事,有那么回事比没那么回事总好点。
一个人吧,就是另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