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丁邦文的全部作品大全> 第一章

第一章(1/3)

1 时针早已转过七点,副市长冯开岭的电话打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没有结束的意思。

     黄一平这边,手机和座机轮番响起。

    明达集团老总邝明达已是第三次电话催促,语气显得有点儿不耐烦。

    女儿小萌更是短信加电话,一个连着一个,声音里明显带了哭腔,甚至历数起爸爸往常不守承诺的斑斑劣迹。

    电话那头,妻子汪若虹也在边儿上推波助澜,埋怨丈夫不该在女儿过生日的时候如此拖拖拉拉。

     既像个疲于应付的消防队员,又似逆来顺受惯了“夹棍气”的小媳妇,黄一平一边低声下气地应付邝明达,一边变着花样哄小萌。

     其实,冯市长的办公室就在黄一平斜对门,中间只隔一道宽大的走廊。

    在阳城市的委、府机关,几乎所有书记、市长与秘书的办公室,都是这样的布局。

    如此设置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方面,坐在黄一平的位置上,凡是从电梯上来进市长办公室者,必先经过秘书室,方便秘书为客人引路,或向领导请示、报告、预约,也可直接为领导挡驾;另一方面,两边门都开着的时候,黄一平稍一探头,就可以纵览对面市长办公室,领导有事招呼秘书,只要轻呼一声或一点头、一招手即可。

    眼下,冯市长那边门虽然紧闭,却依稀听得见里面嗡嗡嘤嘤的讲话声,只是不能敲门进去催罢了,即便邝明达在电话里叽叽歪歪也不行。

     对于冯市长这个电话的重要性,黄一平当然心知肚明,或者说,也只有他才能洞察。

    电话响时,冯市长正好去了卫生间,黄一平照例代接。

    “您好,我是秘书小黄,请问您是——”,一串礼貌用语送过去,显示出黄一平的个人修养,也衬托出冯开岭乃至整个阳城市府机关的整体素质。

    对方回应却很淡然,并没有按照正常逻辑出牌通报姓名、身份,开口只道请开岭同志说话,而且声音明显压得很低。

    凭借多年秘书生涯历练出的超人听觉,黄一平一下便听出是省委组织部年处长的声音,但既然对方没通报,他就绝不会主动招呼。

    这样的应对,与礼貌之类毫无关系,也不关乎个人自尊,而是一个优秀秘书的必备素养。

    在黄一平看来,倘若秘书职业也可独立成一个行当的话,那么这个行当里除了有许多众所周知的显规则,肯定还会有若干鲜为人知的潜规则。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懂的不懂,何时该走在领导前边,何处当落在领导后头,诸如此类常识性的东西,大抵属于秘书应知应会的范围,是为显规则。

    而像年处长这样的特殊身份者,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打来这样一个语气明显神秘的电话,偏偏市长不在由他代接了,到底是否应当积极地显示自己的热情,主动介绍自己、称呼对方,却不是所有秘书都能像黄一平这般拿捏得准的。

    正洋洋自得间,冯市长刚好小解完进来,黄一平只说了声请稍等,便把电话递给领导,离开时又悄悄把门反锁了。

     千万不要小看秘书黄一平上述貌似细微的举止,这恰恰显示出他是一个谙熟本行业潜规则的高手。

    有些人在秘书岗位上工作了大半辈子,直到头发掉光、牙齿全松、胡须皆白,也还是没能领悟十之一二,而黄一平仅仅在秘书岗位上做了十年,就已经烂熟于心乃至臻于化境了。

    这种悟性与修炼,也许就是当年那个道士预言的“天生秘书”一说吧,更显示出黄一平的“不俗”之处。

    “不俗”这个词,出自冯市长之口,说过不止一次,却从来不曾当着黄一平的面。

    何况,冯开岭本就是秘书出身,在阳城能得他如是评语,可见,既非敷衍之词,含金量也不算低。

    就因为这个“不俗”的评价,黄一平在秘书圈子里赚足了颜面。

     年处长是冯开岭省委党校的同学,在部里主政市县干部处,据说马上就要提副部长了。

    这个时候的电话,肯定与来年初将要进行的阳城市府班子换届有关,事关冯市长本人的前途命运。

     眼下,离换届还有半年多,民间就开始流传新一届政府班子人员组成。

    照例版本众多、变化万千、五花八门,唯有一个位置人选几乎铁定——四十五岁的常务副市长冯开岭,卸副转正,荣升阳城市长。

    据说,市府机关里已经有人开始提前行动,或是详细打听冯市长的朋友圈子、社会关系、个人爱好,或是拜托与冯市长私交不错的官员届时代为引荐、奥援。

    就连事务管理局食堂那帮人,往日只顾着丁松市长的川辣口味,此时竟也已着手物色调整小灶厨师,好让饭菜符合未来市长冯开岭的淮扬口味。

    原本在机关里不太引人注目的黄一平,也因此渐渐浮出水面被推向前台。

    公开场合大家当然不便明说什么,私下里就有人提前向黄一平道贺,说以后可要多多关照呀,或者苟富贵勿相忘呀,等等之类。

    也有相处甚好者干脆直言不讳,说冯市长转正了,你小子肯定会跟着捞个师长旅长的干干,难不成哥们儿也顺便沾点小光,在你手下弄个团长营长的还不行?黄一平呢,脸上依旧作刀枪不入状,嘴里打着哈哈:“嘁!我一人微言轻的小秘书,天生就是跑腿拎包的命,什么关照、富贵全是扯淡。

    ”内心里哩,却灌了蜂蜜一样甜美滋润。

     事实上,黄一平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只要冯市长一提拔,也就等于他提拔,套用了本地流行的两句俗语——跟哥哥进城、水涨船高呗。

    如此说来,这干部体制岂不又落入封建社会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陋习、俗套了?其实不然。

    对于领导与秘书这种同进同退、共消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黄一平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理解。

    记得在他刚进市委办公室不久,有一次参加秘书业务培训,当时还是最末一位副市长的冯开岭也来上了一课。

    作为在省、市委领导身边工作多年的老秘书,冯开岭于秘书岗位体会尤深、心得尤精,特别在讲到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时,反复使用了两个成语——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这八个字,当时就把黄一平给震了,也彻底颠覆了他对秘书职业的一些成见——原来,过去曾经被自己所不屑的秘书,并不如某些人理解的那样狭隘、猥琐与不堪。

    领导与秘书之间,不单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从属关系,也绝不是主与仆、指使与服从这样庸俗的解读,秘书这个称呼更不是伺候人、拍马屁、逢迎献媚之类的代名词。

    唇与齿,亲密而不失独立、尊严,形象且饱含无限深情,领导与秘书之间由此而提升到高山流水觅知音、伯牙因子期而断琴的境界。

    也正是冯市长这句话,令黄一平对“士为知己者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当时就憧憬,要是能做冯市长这样领导的秘书,多好啊。

    幸运的是,仅仅四年之后,愿望即成现实,他与冯市长果真组成了相依相存的一对唇齿。

     七点二十了,对门冯市长还是不见动静。

    这时,黄一平心里也有些焦躁起来。

    他的焦躁,倒不是完全出于邝明达和小萌的不断催促,而是对冯市长这个超长时间的电话,隐隐觉出一些不妙。

     “怎么还没结束呢?是不是换届一事,出了什么麻烦?”黄一平想。

     他知道,冯开岭本不是婆婆妈妈的性格,不要说打个电话,就连正式会议报告,都不太讲究虚与委蛇、起承转合那一套。

    班子换届脚步日渐迫近,据说省里已经着手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推荐物色合适的人选。

    年处长在这个时候打来电话,应该属于无事不登三宝殿那种,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工作上的隶属关系,平时也一般不在上班时间联系。

    这次通话这么久,自然说明不单所谈话题重要,而且也许还碰到了什么毛毛刺刺的难题。

    闭门关灯,手机做了呼叫转移,绝对是请勿打扰的意思。

    这期间,所有打给冯市长的电话,黄一平都作了技术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电话约访,更是无一例外遭到婉转而坚决的拒绝。

    这种时候,身为一个称职的秘书,黄一平自会让冯市长免受任何形式的干扰。

    至于那个邝明达,尽管和冯市长关系很铁,与黄一平也是称兄道弟,本来冯市长早就答应晚上要帮他接待一个外商,据说明达集团正和对方商谈合资一个新项目,投资规模过亿美元,但是那个项目和冯市长的电话相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

    因此,黄一平没有理会邝明达越来越嚣张的火气。

    他真正有些心急并感觉内疚的,倒是家里的女儿小萌。

     2 正当黄一平独自在办公室里神驰万里时,冯开岭与年处长的电话交谈进行得热火朝天。

     冯开岭知道邝明达那儿有个晚宴,是个加籍华商来谈项目,请他出面接待一下,既代表了市里,又有私人情谊;秘书黄一平的女儿小萌今天过生日,下午就已经向他请了假;对面秘书室里的那只挂钟,每隔半小时也会自动鸣响一次,并且伴有语音提示现在是某时某分。

    可是自打接了年处长的这个电话,这些琐碎便统统隐于幕后,渐渐都不再存在了。

     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比年处长的这个电话更重要了。

    电话的内容,也让他非常吃惊。

     明年初的人大、政协两会,全省地市一级政府将全面换届。

    阳城市长丁松任满一届多,年龄已经超过五十五周岁,铁定不可能连任。

    按照通行惯例,自己作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应当顺理成章接任市长一职。

    可是在中国官场,只要一日文件没下或者组织没找你谈话,就随时会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让这种所谓的惯例成为例外甚至意外。

    去年有一阵,盛传市委洪书记要到省里担任主抓农业的副省长,据说都已经有省里领导私下和他打过招呼,市里也有人开始张罗庆祝和送行,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至今没有下文。

     “省委常委会刚刚听取了专题汇报,根据省委龚书记指示,市级政府换届方案将要作较大变动。

    有些情况可能连我们部里也无法掌控,你要有些思想准备。

    ”年处长上来就直入主题,并无寒暄与过渡。

     “能具体说说吗?”冯开岭知道,如果没有很紧急或很重要的变化,年处长不会在办公室用座机和他联系。

     “龚书记和常委会也都是原则性意见,具体的条条回来后部里和处里还要再作细化,不过,有几点已经基本定下来了。

    ”说话间,年处长那边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冯开岭知道他是在找会议记录。

     果然,年处长开始照本宣科:“一是加大民主测评与推荐力度,参与测评、推荐的人员要更加广泛,更加具有代表性,其结果应当对干部使用起到更大作用;二是挑选候选人不再局限在一个小的范畴,视野要更加开阔,力争使参与性、竞争性更强;三是在注重德能勤绩的基础上,把廉洁提到更高的高度,坚决防止带病提拔,杜绝前边提拔后边落马;四是年龄、学历由硬杠子变为参考性依据,上下限制性条件不再像过去那样苛刻。

    大概就这么些吧。

    ” 冯开岭一边听,一边悄悄用笔把要点记了下来。

    等年处长念完了,他其实已经大致领会了其中的主要思想。

    不过,由于事出仓促,他还是希望年处长能够解释得再明白一些。

     “按照龚书记的意见,这次换届的干部使用政策,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体现求真务实风格。

    ”年处长的口气与腔调,已然有点省委领导的味道。

     在年处长看来,这四条原则其实都是对既往沿用多年干部政策的一种颠覆。

    过去若干年内,像地市级政府换届、市长更替这样重大的干部变动,多以领导推荐、组织决定为主,决定权往往最终掌握在少数主要领导手上。

    所谓民主举荐、测评之类,或是走走过场,或是仅仅作为一种参考甚至装饰。

    近些年很多地方搞所谓票选,也只局限于任用科处一级干部。

    有的是主要岗位由领导圈定了,次要岗位拿出来投票,还有些则是领导先内定了,再搞个所谓票选装点一下场面。

    而现在,突然把民主测评、推荐提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就不仅仅是几个领导点头决定就行,来自民间的观感与选票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成为了决定因素。

    若是真要越过这个用人底线,那选人用人范围一下就呈几何级数扩大了。

    因此,以往一个市长退下来,大多遵循自然接替程序,即使常务副市长不是唯一人选,选择范围最多也只扩大到市委副书记这一层面。

    如今,一个市里委、府两边的所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只要基本条件符合者,那就都可能参与进来,不确定性也会随之扩大很多。

    至于注重廉洁那一条,目前也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就像政治觉悟、思想品质之类的条件一样,只要没被双规、判刑的官员,个顶个都非常清廉。

     “年龄、学历放宽,那才是最要命的,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要知道,就一个地市而言,只要年龄上下放宽一岁,学历左右降低一个档次,可能就意味着会突然冒出好几个竞争对手。

    ”年处长语气突然加重。

     “为什么一定要放宽年龄和学历呢?”冯开岭自然也着重注意到了第四条,并且对此很不理解。

    这么多年来,干部政策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唯独年轻化、知识化几乎成为铁律,而且近年来年龄卡得越来越小,学历定得越来越高,成就了不少人,同时也挡住了很多人继续前进的步伐。

    像冯开岭这样四十五岁、硕士学位的干部,正是上述政策的最大得益者。

     “省委龚书记就是有感于不少年轻干部,整天热衷于改年龄、奔文凭,并无太多精力放在实际工作上,结果造成某些人年龄很轻、学历很高、工作很糟,反倒使一些拼命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失去了竞争优势。

    龚书记说了,他这次一定要把这个框框破一破,哪怕将来他下台了,别人再把这条改回来。

    ”年处长解释道。

     “唉——!”一声叹息,道出冯开岭内心的万般无奈与失望。

     “不要松劲!”年处长鼓励说:“之所以第一时间告诉你,是希望你重视起来,重新考量自己的竞争策略,以保证万无一失。

    要知道,机遇和困难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比别人提前一步有所准备,那就比他们多了几分胜算。

    ” “谢谢你!有你的提醒与扶携,我会努力争取成功!”冯开岭真诚回应。

    他忽然意识到,刚才只顾了关注那些条文,感谢的话说得有点晚了。

     接下来,顺着冯开岭的思路与意图,年处长用了大约整整一个小时,比照龚书记定的那几条原则,对阳城市现有副厅干部逐一筛过,又把冯开岭的个人情况、竞争优劣仔细捋了一遍,这才使整个通话过程成为一次马拉松。

     年处长毕竟在省委组织部工作了将近二十年,主政部里最重要的市县干部处也有五六年,分析起包括冯开岭在内的阳城市一众领导干部来,简直似探囊取物、如数家珍,而且高屋建瓴、入木三分。

    难怪冯开岭一边听着,一边发自内心地连连点头称是,诚服之态绝无半点矫作。

    冯开岭与年处长相交多年,但如此深谈官场中事还不多见,此一谈,也使他对年处长更生敬佩之情。

    他想,像年处长这样优秀的干部,在我们党的整个干部队伍中真是太少了,让他当一个处长或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实在是太过屈才。

     按照年处长的分析,阳城市委常委那一堆人里,组、宣、法那几个,都是刚刚任职时间不长的部门领导,纪检书记年龄明显过大,军分区司令则是挂名性质,这些人基本都不可能出来搅局。

    只有市委副书记张大龙,虽然五十二岁了,学历也不过是个大专,可若是省里真的放开条件,凭其资历,却是一个强劲对手。

    政府一块,别的几个副市长有的资历不够,有的年龄过线准备换届时到人大或政协任职,本来倒也没有什么顾虑。

    可是,有个年轻的副市长秦众,两年前刚从省农业大学下来,排名虽然靠后,却是省里重点培养的一个后备干部,最近省委正在考虑将其放进市委常委班子,如此一来位置直逼冯开岭。

    万一此人上边再有什么背景,也许又会作为一匹黑马脱颖而出。

    至于人大、政协的那些副主任、副主席,则大多是原市委、政府班子成员,或公、检、法等部门的领导人,因为年龄原因或任职届满才过去,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市长人选。

     年处长的这一番条分缕析,其实刚才冯开岭脑子里也已经过了一遍。

    对于张大龙、秦众两个,冯开岭想到过,内心里倒不曾介意,因为他自信无论凭实力还是人际关系,还不至于败给那两个人。

    不过,既然年处长也说到了,他就不能不加以重视与防备,毕竟一市之长的位置,肯定不会只有自己一人看重。

    何况,还有一些年处长虽然没有提到,他自己却不能忽略——省里机关干部下派,兄弟地市之间领导干部交流,或者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

    总而言之,大战在即,切忌高枕无忧、麻痹轻敌。

     “你这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优势,总体还比较明显。

    ”最终,年处长还是充分肯定了冯开岭的竞争优势,从年龄、学历、经历、资历到政绩、声望、人脉等等,一一加以评点,无不虑之慎重、周全,表述得体、到位,算是给冯开岭打足气加足油,令他精神为之一振。

     3 邝明达的电话又来了。

    这回火气旺了好多,嗓门也比原先高了八度:“你他妈的这个破秘书怎么当的,就不知道提醒领导抓紧一点?你看看你看看,都让人家外商等两个小时了,就是不给我面子,总要考虑一点国际影响吧。

    ” 黄一平一边擦汗,一边频频抬头看墙上的挂钟,心里急得似有几十只猴爪在抓挠,嘴上只好应付道:“快了快了。

    ” 放下电话,想想刚才邝明达的吼叫,黄一平感觉十分委屈,一股火气控制不住在身体内乱窜。

    一时无处发泄,他只好火烧屁股般围着办公桌打转转儿,直喘粗气。

     你个狗日的邝明达,凭什么对一个小小秘书这样吼叫,纯属柿子拣软的捏嘛,有本事你直接冲冯开岭吼去!平心而论,若是依他当年的脾气,真恨不得拿起电话反拨过去,把那个姓邝的骂个狗血喷头。

    可是,如今的黄一平已非当初的愣头青。

    想当年,从上学读书直到后来做了老师,秉性耿直的黄一平多以一副愤青形象现世,无论对同学或是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浴血山河 最牛古董商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重生之等你长大 三重门 剑道真解 我的老婆是校花 花都兵王 宝鉴 流氓高手2 我的极品女友们 传奇再现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重回80当大佬 我是猫大王 神偷化身 秘书长 咒术最强说他要做大魔王 朝夕之间 进步 手术直播间 官运 生肖守护神 魔法禁书目录第1卷 带着火影重生日本东京 最牛古董商 诛仙 修真聊天群 我是大玩家 宝鉴 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 文娱帝国 天下珍藏 驻京办主任4 咒术最强说他要做大魔王 在魔法女校当老师 超脑太监 灵台仙缘 剑王朝(剑王朝原著小说) 中二人设成真了 洪荒之妖皇逆天 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 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 狂仙 剑破九天 夫人跟老爷的小妾跑了 白衣方振眉 赌坊恩仇 姑洗徵舞 天舞纪·摩云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