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红楼(4)(2/3)
,肉糜,咸鸭蛋黄等等。
都不是现代那些东西可比的。
绝对不会在红枣粽子里,咬出带着虫眼的枣儿。
她兴冲冲的打发厨房的人,将粽子包的小巧精致,用五彩线缠了,作为端午节礼,一一送出去。
只闻天方的,是她自己动手包的。
多是肉馅粽子,火腿粽子,还有咸鸭蛋和咸鸡蛋的。
至于贾家,也就象征性的送了一些。
因打发人去送了粽子,却也得知贾家奉了元春的令,去清虚观打醮的事。
林雨桐当时看书,对于王熙凤一进门就打了一个孩子耳光的事,尤为反感。
如今的凤姐,想必不会如此了。
王熙凤如今还真就有些脱胎换骨的意思。
虽然做善事未必就是出于本心,可能有更多的功利成分。
但只要是善事,谁管你为了什么。
至少,这次她就直接叫丫头抓了一把钱给那小道士,叫又叫人好好的把他送了出去。
林雨桐想到林黛玉此次没去,该是不会有什么口角官司。
至于贾宝玉是不是也一样能得了那个金麒麟,就不是她能预料的。
她这边刚放下贾家的事,不想下人来报,说是薛宝钗来送节礼,如今就在大门外。
问林雨桐见是不见。
原来薛宝钗因信不过王夫人,就难免时刻盯着王夫人的动静。
见她一直就没有任何动作,别说自己上林家的门,就是打发个丫头的事都没有。
心里自然就知道怎么回事。
可即便知道姨妈拿了银子不办事,那也不能明晃晃的问上门不是。
哥哥的事,总是让自己不放心,说实在话,这铡刀悬在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掉下,最是让心焦。
刚好,贾家的人都去了清虚观,因知道自家出了事,也没有邀请她们一起。
自己正好也趁机来一趟林家。
哪怕林家提出再多的要求,只要能把事情解决了,横竖总比把银子白白给了姨妈强。
林家的大门口,还正是热闹的时候。
送礼的人都排成队了。
可大部分也就是留下个名帖,将自己的节礼留下,然后再带一份林家准备的万金油礼盒。
薛宝钗对于能不能进林家的大门,还真有些没谱。
马车上准备了吃的喝的,就是等到晚上,也得等着。
事实上,林雨桐压根就不知道闻天方和林雨杨跟薛蟠的冲突。
所以对于薛宝钗上门,觉得有些奇怪罢了。
如今的姑娘,没有别人的邀请,又不跟着家里的长辈,单独一个人出门做客的情况实在是不多见。
来者是客,这跟大门外上林家的门为了攀交情的人还是不一样的。
不管为了什么,将一个姑娘家仍在府外,万一被人冲撞了怎么办。
肯定是要请进来的。
林黛玉得了消息,就赶了过来,急忙道:“我知道她是为了什么。
”于是就将事情大致跟林雨桐说了一遍。
她也是听贾宝玉提了一句,详细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林雨桐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件事。
就对黛玉道:“你去歇着吧。
我处理就好。
”
“这事姐姐不用看着我的脸面。
”林黛玉站起身来就道:“没有让哥哥在外面吃亏的道理。
”心里想着,靖海伯是常在外面走的,总没有他被欺负的可能。
一定是哥哥被欺负了,所以人家靖海伯才帮着林家出头的。
跟靖海伯比起来,宝玉的作为又算得上是什么。
林雨桐楞了一下,才道:“哦!我知道了。
”等林黛玉出去了,她一时也没能琢磨出她的想法来。
只转头交代丫头:“打发人将薛家姑娘先请进来。
”
薛宝钗听到林家的人来请,心里舒了一口气。
这大热天的,闷在马车上,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急的,汗水都几乎将衣服打湿了。
莺儿扶着薛宝钗,随着林家的丫头,一路往里走。
这才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庭院深深,高门大户。
这内宅不是那么好进的。
每一道大门,都会换一个丫头或是嬷嬷领路。
沿着游廊,只觉得比起贾家,又是另一番光景。
这根本就不是薛家能与之相比的。
即使薛家最鼎盛之时,也没有这样的气派。
再想起往日在贾家,林雨桐对自己的态度,倒也不觉得有多难接受了。
在江南,她也见识过不少官宦家的千金小姐。
像她这样的出身,想叫人家多跟自己说句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自己浮躁了呢。
是了!是在进了贾家之后,所有人都赞自己比贾家的姑娘强些。
可如今想来,自己的行为真的就妥当吗。
一个客居在人家家里的人,这不是喧宾夺主是什么。
也就是贾家乱糟糟的,才会有这样的事。
只怕这要是在林家,敢有人压着自己家的姑娘往上窜,早就得被扫地出门吧。
贾家的三个姑娘,惯常总是一起出现的。
从不见谁单独跟自己好。
就是探春,也只怕是看顾着姨妈的面子。
倒是林家姐妹在贾家,贾家的三个姑娘爱去林家的院子。
何曾见过她们上自己的屋里看过自己。
如今想来,桩桩件件都清晰无比。
自己看着处处都好,可她们的心里,就真的喜欢自己,觉得自己处处都好吗?
而林家姐妹对自己的态度只怕才是最真实的。
林雨桐再是想不到,薛宝钗在这样的氛围下,完成了一次自我检讨。
两人客气的见了礼,让丫头奉了茶。
林雨桐才道:“让你久等了。
不过这倒不是故意的。
你来的突然,我总得知道缘故不是。
这才问了下面的人,耽搁了一点时间。
爷们家外面的事,我一向很少过问。
杨哥儿不说,我是不知道的。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有这样的故事。
”
薛宝钗再是没想到林雨桐会是这般直截了当将事情摆在了台面上说。
只能强笑道:“我那哥哥,林大姑娘也是知道的。
他就是一个浑人。
往常行事也混账惯了些。
我和妈妈也只是劝不住。
可如今得罪了人,家里也没有个能出面料理的人。
我这才厚着脸皮上门。
”
这话说的,林雨桐挑挑眉。
是说知道自家不对,但苦于没有男人在外面张罗。
这才自己贸然上门道歉,表示郑重之意。
不管真相是不是这样,总之这话倒叫人不好反驳。
毕竟,林家和靖海伯府不是打发一个管家送上一份礼就能应付的。
要真这样处理,可就是看不起人,更是将人得罪的狠了。
本来要是由贾家的爷们出面,是再好没有的事了。
但贾家谁能给薛家出头呢。
贾政还是贾宝玉,或者是贾琏。
贾政那人,一贯的标榜自己,这样的事情,再是不会沾手的。
贾宝玉还是一团的孩子气,当不得大人用。
贾琏人本身就机灵,再加上王熙凤不愿意掺和。
才不会把事情兜揽在自己身上呢。
所以,薛宝钗的话里摆出来的难处,也是真实存在的。
林雨桐点点头,认同她的话。
薛宝钗心里一定,就道:“我哥哥着实是不对。
还望林大姑娘能够代为周旋。
不管什么样的代价,只要薛家能拿得出来。
绝不敢推辞。
”
林雨桐虽然爱财,但还没无耻到讹人钱财的地步。
真要那么做了,自己又能落得什么好名声,对林如海和林雨杨能有什么好处呢。
再说,依她对闻天方不多的了解,也知道这人从来不会干落人口实的事。
不能说刚跟薛家起了冲突,明儿就叫下面的人封了薛家的铺子,拿问了薛家的人。
这不成了公报私仇了吗?尽管薛家犯的事都是真的,那也少不得有人嚼舌根啊。
所以,即便心里不解气,也不会当下就发作。
总得过个一年半载,然后再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收拾。
绝不会让人觉得跟如今这件事有关。
那么,如今就算是答应了薛宝钗,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因为自家和闻天方本就没打算现在就怎么着。
于是笑道:“就为这个,薛姑娘当真不必担心。
杨哥儿回来什么都没说,也就是这事他没往心里去。
至于靖海伯,更是忙着呢,哪里还记得这事。
你实在是多虑了。
”
薛宝钗一愣,继而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人家是说,自己哥哥根本就不在人家的眼里放。
就如同街边乱吠的狗,敢对着人叫唤,赶跑它就是。
谁还会记挂着报复一条疯狗不成。
可不是转身就忘了的吗。
心里松了一口子的同时,难免又堵了一下。
人跟人的身份差距,就如同一条鸿沟,怎么也跨不过去。
直到被林家的丫头送出门,薛宝钗还有发愣。
以前不理解母亲为什么那么执着于高门大户。
如今她才真正的体会到了母亲的苦心。
这是一个女人改变身份的最快的途径。
不管是嫁个读书出身的相公,等着他金榜题名。
还是等生了儿子好好的培养,等着做老封君。
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哪里及得上嫁入高门大户来的快,来的稳妥。
而自己的出身,就确定了自己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