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正是江南好风景 鬼子六江南破案(2/3)
决定让江南地区的官员会同盐道共同核实此案,为案件的公正处理增添保障。
而负责此次调查任务的官员正是鬼子六,他被正式授予监察御史之职,肩负巡查庐江地区的重任,与盐道同知等人一同前往六安处理该案件。
抵达六安后,鬼子六即刻投入工作,毫不耽搁。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的调查中,调阅了所有与案件相关的卷宗,逐页仔细翻阅,不放过任何细节。
在翻阅过程中,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记录重要信息。
接着,他全神贯注地梳理案件的来龙去脉,在脑海中构建起复杂的关系网,将各个线索和人物联系起来,试图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随后,鬼子六提审了涉案人犯。
他坐在审讯室里,目光如炬地面对那些狡猾的罪犯。
然而,审讯进展异常艰难,这些人犯要么守口如瓶,对关键问题避而不谈;要么言辞闪烁,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
尽管鬼子六使出浑身解数,却始终无法从他们口中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案情,鬼子六决定亲自前往案发现场进行勘察。
他带领一队人马迅速抵达现场。
案发现场一片狼藉,仍残留着当时的紧张气氛。
鬼子六以锐利的目光,仔细审视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细微线索。
他蹲下身子检查地面痕迹,爬上高处观察周围环境,甚至仔细检查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期望从中发现端倪。
然而,尽管鬼子六尽心尽力,由于案件本身错综复杂,涉及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他一时之间还是难以对案件做出最终决断。
他深知,要想理清头绪,揪出幕后黑手,还需要更多时间和确凿证据。
就在此时,鬼子六收到陈河生的来信。
信中内容令他心头一震,陈河生在信中询问陈小静是否已抵达六安并与他相见。
原来,陈河生和费雨桐得知鬼子六来到六安,欣喜万分。
为感谢他之前对江令宜的关照,特意让陈小静跟随商队一同前来,还准备了一些当地土特产作为礼物。
与此同时,鬼子六还得到一条重要的暗线消息,称段椎最近在六安渡口接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并打算将其送给上官沛然。
这一消息引起鬼子六的高度警觉,他敏锐地意识到其中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抽丝剥茧般的调查,鬼子六发现上官沛然和段椎似乎在进行一系列神秘活动。
他留意到他们频繁出入六安渡口,且夜间有大量马车往来于凤来山庄。
通过询问当地居民并结合线报,得知这些马车在运送货物时极为谨慎,似在刻意掩盖某些重要信息。
鬼子六还发现了一些账簿,上面记录着异常的盐货交易。
这些线索让他怀疑他们不仅临时转移了盐货,还将其他重要物品藏匿得极为隐秘,难以寻觅。
鬼子六深感事情愈发复杂难测,遂决定迅速采取行动。
他如同暗夜中的幽灵,身形如鬼魅般迅速,悄无声息地调动着临县的捕快。
他们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猎豹,潜伏在段椎、上官沛然的住处和凤来山庄周围,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随着一声令下,捕快们如猛虎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目标。
他们动作矫健,身手敏捷,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精准。
在段椎的住处,捕快们迅速破门而入,与段椎的手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他们拳打脚踢,刀光剑影,场面异常惊险。
段椎的手下们拼死抵抗,但终究无法抵挡捕快们的攻势,纷纷被制服。
凤来山庄的密室暗门被炸开时,扬起的灰尘里混着龙涎香与血腥气。
鬼子六的铜剑挑开帷幕,看见墙上挂着幅《仕女图》,题款“沛然大人雅赏”的钤印还透着新墨香。
画后暗格里,整箱的官盐封条上盖着六安县衙的朱红大印,最底下压着份泛黄的地契——竟是段椎用三百两黄金向上官沛然买的“盐引”。
“六哥!”随从不远处惊呼。
鬼子六转身,看见陈小静被缚在梨花木椅上,发间金步摇只剩半支,带血的帕子掉在脚边,帕角绣着的“段”字已被泪水晕开。
她腕间的翡翠镯子裂成三段,正是上官沛然那枚碎扳指的余料。
鬼子六拾起地上的密信,信纸上“美人计”三个字被指甲抠出凹痕。
六安县衙的捕头眼见大势已去,妄图负隅顽抗。
他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捕快们展开了最后的挣扎。
然而,他的抵抗只是徒劳,捕快们轻易地将他制伏。
与此同时,段椎也在盐货转移现场被成功抓获。
他被五花大绑,毫无还手之力。
上官沛然得知事情败露,惊恐万分。
他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四处逃窜。
然而,他的逃亡之路早已被封锁。
在渡口,盐道同知率领着一群捕快严阵以待,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屏障。
上官沛然绝望地看着眼前的情景,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
盐道同知如神兵天降,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上官沛然当场拿下。
上官沛然的脸上露出绝望和恐惧的神情,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此,所有涉案人员尽数落网,正义得到了伸张。
鬼子六凝视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
鬼子六站在六安县衙大堂,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