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番外:十年生死两茫茫(3/3)
遗憾道:“本来还以为能过完今年的生辰。
”
他握住她的右手,努力控制住自己声音里的颤抖,“怎么过不完?一定能够过完的。
很快,再有半个月就是你的生辰了。
我们不是说好了今年要给你办得热闹一些吗?阿仪……”
她打断了他的语无伦次,口气平淡道:“四哥哥,阿仪走了之后,你不要太难过。
”
他握着她的右手猛地用力,“不,你答应过,不会离开我的。
你说你是我的新妇子,我们要一生一世在一起……那年在下汀江边,你跟我说的话都忘了吗?”
是十年前的事了,她撑着一把四十八骨的紫竹伞,在细雨蒙蒙的睢江边向他许诺,会永远陪在他身边。
那时候她是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做到。
她以为当他们放下心中的固执之后,就不会再有别的事情拆散他们。
然而他们都忘了,这世上还有一种比人事更难违抗的东西,便是天意。
无常的天意。
她在多年的殚精竭虑中消耗了心血,生阿琰时又难产,虽然死里逃生,之后身子却一直很虚弱。
他为了替她调理,广罗天下的珍奇药材,却最终只是给彼此多留了十年的时间。
他们还是不得不分开。
“其实,这样也好。
温氏的结局越来越近,我早早走了,就不用面对那一天。
提前到地下陪伴阿母,免得她见到父亲时,伤心难过……”
她看着他笑,“你骗了我那么多次,我就骗了你几次,算起来还是我亏了。
不过我大度,就不和你计较了。
”
“阿仪……”
“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她轻轻道,“阿瑀少年老成,很是稳重,我不担心。
但是阿琰……我们的阿琰……他性子古怪,不喜欢被人管头管脚,你得多费点心思。
”
他想说阿琰性子古怪还不是随了她,但张了张嘴才发现,自己已经颤抖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四哥哥,其实一路走到今天,我已经很开心了。
从我九岁那年的上元节开始,我就一直以为我们这辈子只能那样,互相算计、永无宁日。
我没想到我们还可以有这样快乐的十年,更没有想到我们会有阿琰。
”她勾唇,是真正心满意足的笑容,“老天已经待我们不薄了。
所以,你不要责怪任何人,好吗?”
见他没有说话,她反手握住他的手掌,十指交扣。
他攥着她冷玉般的手指,只觉得凉得让他心惊。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有次说好了一起去折梅花吗?那天我先去了,在园子里等了好久你才来。
我当时很生气,质问你为什么迟到。
你跟我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耽搁了。
其实你明明是很耐心在跟我解释,可我听完却更生气了,还撂下话来,说下回再遇到这样的情况,绝对不会再等你。
所以,如今你就想象成我先去摘了梅花,而你还有事情没做完,不能和我一起。
不过你放心,这一回我会乖乖地等在那里,哪儿也不去……”
他的心随着她的话一丝丝绷紧,就好像有人拿了一根金线,在上面绕了一个圈,然后慢慢拉紧。
他觉得自己心上被勒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却偏偏一滴血都流不出来。
他觉得痛,每一寸骨头都在痛,可他叫不出来。
她就那样靠在他的怀中,身子还是温软的,就好像三十几年前,他第一次从乳母手中接过她。
在她还是一个小小婴儿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牵连不断的一生。
他记得她喜欢在清晨坐在廊下煮茶,喜欢在秋天的午后躺在花架下睡觉。
她看到有趣的故事会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还会拉着他的手一起走遍皇宫的每一个角落,赏月听风、琴箫合奏。
这么多年下来,她的一切都已经深深地烙印到他的身上,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可是如今,这一部分就要生生地从他身上剥离,只留给他一个永远无法痊愈的伤口。
她的声音忽然低下去,他吓得面色一变,猛地抱紧了她。
她躺在他怀中,慢慢抬起手,他知道她是想抚摸他的脸庞,就像那一年她为他挡剑之后那样,“四哥哥,阿仪说过,愿与檀郎一世好……”
那只手离他的脸颊越来越近,这一回,它没有中途落下,真真实实地摸到了他温热的肌肤。
“我这一生就这么一个愿望,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
轩窗半开,夹杂着雪花的寒风从外面灌进来,吹动他的衣袍。
他看着漆黑夜空中飘飘洒洒落下的雪花,慢慢勾起唇角,“阿仪,下雪了。
你看到了吗?”
屋子里静得可以听到风吹珠帘的声音,他一动不动搂着她柔软的身子,好像这辈子的时光都过尽了。
而怀里的人双眼紧闭,再也没有声响。
他想,终究是他罪孽太深,才会受到惩罚。
老天让阿仪多陪了他十年,让他感受过真正的幸福,再残忍地把一切夺走。
也许唯有这样的剜心之痛,才能偿还他曾对她做过的一切。
她离开一个多月后,礼部尚书战战兢兢跪在他面前,磕了一个响头,“陛下,皇后娘娘……出殡在即,望陛下为其早定尊号,也好……”
礼部尚书的话卡在喉咙里,只因一直沉默的他忽然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冷意瘆人。
那时她的灵柩已在甘露殿停了一个多月,而他在这一个月多里几乎没有说话,连打小服侍他的杨宏德都不敢来打扰他。
除了阿琰。
“父皇,您还是快些决定了吧,不然母后在天上看到,也会笑话你的。
”那孩子当时还不到十岁,却已经能一脸平静地说出这种话,即使眼中盈满了泪水。
他摸摸他的头,哑声道:“你怎么也关心起这种事了?”
阿琰声音闷闷的,“因为母后临走前特意叮嘱我,不许你改她定好的谥号。
”
他哑然,片刻后竟笑了出来。
果然,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她都是这样的她。
永远让他不知该怎么办。
抽过一旁礼部递上来的折子,上面果然已拟好了几个谥号,他看也没看,直接用朱砂写下四个字,“贞淑静惠。
”
这是他们那晚最终商量出来的名号。
看着雪白宣纸上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他忽然在一瞬间懂了她的用意。
她一贯了解他,知道她走之后他一定悲痛不已。
而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即使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说出来,最喜欢为难自己。
所以她在最后一刻跟他说,就把她的提前离开当成是去折了梅花,就把这当成一场漫长的约定。
所以她早早拟好了自己的谥号,在他们的寝居之处,夫妻夜话的时候讨论出来,仿佛这样悲伤的事情也不过是选择哪个花瓶插花那样,再寻常不过。
她想让他相信,即使她不在他的身边,但世上某处灼灼梅林间,一定有她的身影。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而她白衣如云、脚步蹁跹,蓦然回首,还是旧时模样。
而终有一日,他们可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