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盐毒复发(1/3)
在经历了洞口昼夜温差导致幼苗冻伤的挑战后,林羽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温度调控方法,让那些脆弱的生命得以在寒夜中存活。
然而,正当他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问题却如同隐秘的毒蛇,再次缠上了他的希望——改良土壤后的试验田里,竟然再次出现了令人心悸的盐结晶现象。
这不仅威胁到了作物的生长,更是对整个他努力构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了严峻考验。
起初,林羽并未察觉到这一变化。
毕竟,在末世中生存,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许多看似微小的问题往往被生存的压力所掩盖,从而被忽视。
直到有一天,他在巡视试验田时,眼尖地注意到,某些区域的土地表面开始浮现一层薄薄的、泛着微光的白色晶体。
林羽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晶体,轻轻搓动,那熟悉的咸涩感让他如坠冰窟。
经过仔细观察和品尝,林羽确认这些晶体正是盐分的沉积物。
尽管之前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甚至成功种植了耐盐碱的灰叶草,但显然,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盐分像一个顽固的敌人,再次卷土重来。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困境,林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知道,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土壤中的盐分含量,那么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所有的汗水与心血,都将付诸东流,他将再次面临食物短缺的绝境。
为了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他首先回顾了之前的土壤改良过程,试图从中寻找线索,如同在迷宫中寻找出口。
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林羽终于发现了一个关键点:虽然通过添加骨粉等物质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养分,但由于山洞内特殊的地质条件,以及他所能获取的水源本身就带有较高的盐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盐分会随着水分蒸发而重新积聚在地表,从而再次影响植物的生长。
为了解决这一根深蒂固的问题,林羽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耕作方式——“碎石筑高垄作畦”。
这种方法在古老的农业智慧中也有迹可循,它不仅可以显着提高排水效率,更能有效地隔离盐层,防止其继续向上渗透,从而保护作物根系。
具体操作上,他首先花费大量时间收集了一些大小适中的碎石,并将其仔细地铺设在底层,形成一个坚固而透水的基础层,如同为土壤搭建了一个“骨架”。
然后,在碎石之上,他铺上一层厚厚的、从山林中收集来的干燥落叶,这些落叶不仅能起到缓冲作用,更能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水分,进一步减少盐分的积累。
最后,林羽将他改良后的、肥沃的土壤小心翼翼地覆盖在其上,形成了一个个整齐排列、高低错落的高垄,如同希望的田埂。
在实施这一看似简单却异常耗费体力与智慧的方案过程中,林羽遇到了不少困难。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获取。
由于资源有限,他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冒着被变异生物袭击的风险,去寻找合适的碎石和干燥的落叶。
尤其是在寻找碎石时,他必须格外小心,避开那些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重金属的岩石,以免对作物造成二次污染,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
此外,如何确保每一层材料的厚度和均匀性,让高垄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