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岩壁启示(1/3)
林羽伫立在昏暗的山洞内,周围只有微弱的荧光灯散发出幽冷的光芒,如同深海中孤独的磷火。
他的视线再次凝聚在那些刻满岩壁的古老符号上。
这些饱经风霜的图案,曾无数次在绝境中为他指引方向,从最初的住所加固、工具制作,到最近棘手的土壤盐碱化治理,每一次都如同神谕般精准地揭示着生存的奥秘。
而这一次,面对种子大面积霉烂的惨败,林羽心中燃起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苗,他渴望能从这些神秘的刻痕中,找到关于“种子分层埋藏”的答案,找到那一线生机。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摩挲着粗糙的岩壁,仔细端详着每一个符号的纹理与组合,试图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奥含义。
时间仿佛凝固,只有他的呼吸在洞穴中回荡。
终于,在岩壁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发现了几幅特别的图案。
这些图案简洁而形象,赫然描绘着一种类似“种子分层埋藏”的示意图!每一层都清晰地标注了不同的环境条件:深层避光、浅层透光,以及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覆土层。
这一发现如同旱地惊雷,瞬间点亮了林羽的眼眸,那熄灭的希望之火,重新熊熊燃烧起来。
为了验证这些古老符号所暗示的方法是否可行,林羽决定立即着手进行实验。
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仅剩的、珍贵无比的种子分为三组,分别用简陋的标记区分开来:深层组、浅层组和混合组。
每组种子的数量都严格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对比性。
接着,他走出山洞,开始在试验田附近寻找并准备合适的种植区域——一块相对平坦,且能最大程度地接收到阳光的地段,成为了他新实验的起点。
对于“深层组”的种子,林羽选择了山洞内部一处最为阴暗潮湿的角落。
这里,末世的微弱光线几乎无法触及,温度也保持着恒定的凉爽,仿佛一个天然的避光恒温室。
他挥动铁锄,小心翼翼地挖出几个半米深的坑洞,然后将深层组的种子均匀地撒入坑底。
为了模拟古老符号中的“厚土覆盖”,他用一层厚厚的泥土将其掩埋,并特意在坑口铺上了干草和兽皮,形成一道天然的防水屏障,避免多余的水分渗入,精确控制湿度。
而“浅层组”的种子,则被林羽安排在了洞口附近,那里每天都能接收到最充足的阳光。
他特意挑选了几块靠近水源,但又不会积水的地块。
他挖出了浅浅的沟槽,仅一掌深,足以容纳种子汲取养分。
他将浅层组的种子轻轻放入沟槽中,再用细沙和碎石薄薄地覆盖起来,既能保证阳光的充分穿透,又能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水分过快蒸发。
尽管这些浅层种植的幼苗初期看起来生机勃勃,但林羽深知,这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至于“混合组”,则是最具挑战性、也最考验林羽判断力的一部分。
他需要找到一个既不太深也不太浅的位置,同时还要保证土壤结构能够满足不同作物混合生长的需求。
最终,他在试验田中央选定了一个位置。
这里既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又能在白天获得适量的光照。
他先在地上挖出一个个均匀的小坑,然后将混合组的种子与经过精细处理的腐殖质混合后放入坑中,最后用一层薄薄的泥土轻轻覆盖。
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的滋生,为种子的生长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羽开始了漫长而充满煎熬的等待。
每一天,他都会定时来到各个种植区域,如同巡视自己的孩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