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卧底歌姬(2/3)
细的应对计划。
他一方面秘密调集御林军和忠诚的军队,对蔡京、慕容复和柴光远及其党羽进行布控监视;另一方面,积极收集他们谋反的证据。
在精心的部署下,一场抓捕行动悄然展开。
林翀带领御林军直捣谋反势力的老巢,一番激烈交锋后,成功将蔡京、慕容复和柴光远等人擒获。
蔡京被投入天牢,柴光远腰斩弃市,慕容复被段誉虚竹吸干了内力,武功尽废。
沦落街头,疯疯癫癫,好在有个侍女阿碧,一直陪伴照料。
京城在这场风波过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安宁。
林翀因成功破获这场重大谋反阴谋,护国安邦有功,受到皇帝的嘉奖与百姓的敬仰,其声望如日中天。
皇帝不仅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与田宅府邸,还赐予他一道御笔亲题的匾额,上书“护国栋梁”,以表彰他的卓越功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师师也因在此次事件中凭借智慧与交际能力提供关键情报,成为京城百姓口中的传奇女子。
她虽身处风尘,却心系家国,为京城的安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令许多人对她刮目相看。
林翀与李师师的情谊在历经此番波折后,愈发深厚。
他们依旧时常相聚,或在林翀新赐的府邸庭院中,或于李师师那充满雅致气息的楼阁内,继续畅谈诗词歌赋与数学难题。
每一次的交流,都让他们对彼此的才情和智慧有了更深的认识。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蔡京、慕容复等人谋反事件的平息,朝廷内部权力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些原本依附于蔡京的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开始暗中对林翀进行诋毁和打压。
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谗言,污蔑林翀居功自傲,意图结党营私,对朝廷构成潜在威胁。
皇帝虽对林翀的忠诚和能力深信不疑,但在这些官员的不断挑拨下,心中也难免生出一丝疑虑。
林翀察觉到了朝堂上风向的转变,以及皇帝对自己态度的微妙变化。
他深知,若不妥善应对,不仅自己可能陷入困境,之前为京城安定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可能付诸东流。
李师师同样敏锐地察觉到了林翀面临的危机。
她凭借自己在京城复杂人脉中的消息渠道,得知了那些官员暗中策划的阴谋。
她心急如焚,立刻找到林翀,将所获情报告知于他。
两人在李师师的阁中商议对策,李师师焦急地说道:“林将军,如今形势危急,那些小人在皇上面前恶意中伤,您不可不防。
”
林翀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一心为国,从未有过半点私心,岂会怕这些小人的污蔑。
只是此事若处理不当,恐会影响朝堂稳定。
”他目光坚定,缓缓起身,在房中踱步,思索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商讨,林翀决定主动进宫面圣,向皇帝坦诚自己的忠心与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
他精心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奏章,在奏章中,他回顾了自己自担任御林军指挥使以来为京城安全所做的努力,以及在破获谋反阴谋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所思所想。
同时,他也诚恳地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中可能存在的权力斗争的担忧,希望皇帝能够明察秋毫,不要让奸佞之徒得逞。
进宫面圣当日,林翀身着整齐的朝服,手捧奏章,神情庄重地踏入皇宫。
在皇帝面前,他恭敬地呈上奏章,然后缓缓跪下,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臣自受命以来,日夜不敢懈怠,一心只为守护京城、保卫陛下与大宋江山。
近日朝堂之上的种种流言蜚语,臣恳请陛下明鉴,臣绝无半点不忠之心。
”
皇帝接过奏章,仔细阅读,神色逐渐缓和。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林翀,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
他深知林翀的能力与忠诚,此次事件不过是一些官员为了私利而兴风作浪。
皇帝长叹一声,扶起林翀,说道:“爱卿的忠心朕岂会不知,只是朝堂复杂,难免有小人作祟。
爱卿日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
”
林翀感激涕零,谢过皇帝的信任。
经此一事,林翀更加明白朝堂斗争的险恶。
他虽无意参与权力争斗,但为了守护京城的安宁和朝廷的稳定,他不得不更加小心地应对各方势力。
与此同时,江湖中也并不平静。
慕容复虽已武功尽废,但其背后的姑苏慕容家势力庞大,根基深厚。
慕容家的一些残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