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雨林土壤透视者(1/3)
一、晨露中的湿度密码
火山岩缝渗出的泉水在晨光中泛着幽蓝,马龙用兽皮巾擦拭骨刀时,指腹蹭过刀柄上镶嵌的磁铁矿——矿石表面凝结的露珠突然朝一个方向滚动。
熔熔蹲在他肩头,琉璃鳞片将露珠折射成彩虹色,尾尖突然指向洞口外三米处的苔藓堆:那片灰绿色的苔藓边缘挂着异常厚重的水珠,草茎间凝结的蛛网上,露珠正以规律的频率震颤。
“阿灰,闻这里。
”马龙单膝跪地,手掌按在苔藓覆盖的地面。
银灰色纹路在掌心亮起,像插入土壤的探针。
阿灰立刻凑上前,鼻尖拨开湿润的腐叶,突然发出低沉的呜咽,前爪在地面划出三道爪痕——那里的泥土颜色比周围深上两度,湿度计(用火山榕树脂和发丝自制)的指针猛地偏向红色区域。
熔熔突然展翅,翅膀扇起的气流吹开表层落叶,露出下面交错的白色菌丝。
马龙瞳孔骤缩:这种“潮显菌”只在地下有积水或空洞的区域生长,菌丝含水量超过普通土壤三倍。
他将耳朵贴近地面,透过掌心纹路传递的震动频率,“听”到地下二十厘米处有规律的滴答声,像水滴落在空心竹筒上。
“是竹签陷阱。
”马龙迅速后退,骨刀挑起一片落叶——叶片背面沾着半粒褐色的虫卵,正是土着用来标记陷阱的“示警卵”。
阿灰焦躁地绕着陷阱区域打转,爪子刨开的泥土里露出一截削尖的竹片尖端,竹尖表面涂着暗绿色的黏液,在晨露中闪着毒光。
熔熔则用尾巴缠住马龙的手腕,将他拽向左侧的蕨类植物,那里的地面覆盖着一层干燥的蕨类孢子,湿度明显正常。
二、震动图谱与根系迷宫
深入雨林腹地,腐殖土厚得能没过脚踝。
马龙每走三步就会停顿,将手掌按在不同的植物基部:触碰“颤叶榕”时,纹路解析出树干传导的地下根系震动,如同无数细针在戳刺掌心;接触“吸音蕨”时,震动频率骤然降低,说明下方有疏松的沙土层。
阿灰则专门挑选长有气生根的树木行走,因为气生根能将地下震动放大十倍。
“停。
”马龙突然按住一棵歪脖子棕榈。
掌心纹路亮起的瞬间,他“看”到地下一米处有片不规则的阴影,阴影边缘分布着放射状的细小震动,像无数条虫子在爬行。
熔熔立刻俯冲,用翅膀拍打地面,震落的落叶下露出一个碗口大的洞口,洞口周围的泥土被啃噬得异常光滑——这是“土行虫”的巢穴,这种昆虫会在地下挖掘迷宫般的通道,不小心踩上去会瞬间陷入。
阿灰早已绕到树后,用爪子轻拍一块凸起的树根。
马龙贴近树根,纹路传递来规律的“咚咚”声,像有人在地下敲鼓。
他迅速判断出这是某种块茎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水分:鼓点密集处代表块茎膨大,间隔较长的区域则是须根。
熔熔突然用尾巴指向右侧一片开着紫色小花的灌木丛,花瓣上的露珠正以特定频率跳动,与块茎震动产生共振。
“是‘储能薯’。
”马龙想起火山洞岩画中的记载。
这种植物的块茎埋在地下三米处,表皮有网状纹路,切开后会流出能迅速补充能量的白色汁液。
他蹲下身,手指插入泥土,感受着湿度变化:储能薯周围的土壤比普通区域湿润20%,且带着淡淡的土腥味。
阿灰则用爪子在地面划出圆圈,标记出块茎的大致范围,圆圈中心的泥土颜色更深,湿度计指针几乎顶到了尽头。
三、竹签阵与菌丝地图
正午的雨林像个蒸汽浴室,马龙的兽皮衣衫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发冷。
当他经过一片倒伏的竹林时,熔熔突然发出尖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