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图纸惑心周瑜疑,孙氏决策助联军(2/3)
,致命无比!
唯有周瑜。
他依旧站在原地,羽扇重新开始轻轻摇动,但那双洞悉人心的眼眸,却锐利如刀锋,在图纸的每一个细节上反复刮过。
最初的震撼过后,他超卓的智慧与对技术的敏锐直觉,立刻让他察觉到了图纸背后那令人不安的“完美”与…“刻意”。
“好一个‘天工秘术’!”周瑜的声音清朗响起,打破了堂中因震撼而生的寂静,也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孙策炽热的心头。
“此图气势磅礴,构想惊天,确非凡俗手段所能及。
马钧之名,瑜亦久闻,堪称鬼斧神工。
”他缓步上前,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图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周瑜话锋一转,手指精准地点向图纸上几处关键,“公台先生,瑜有几处不明,还望解惑。
”
“公瑾先生请讲。
”陈宫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其一,”周瑜的指尖落在那标注着“百炼精钢”的汽缸与活塞连杆处,“此物承受蒸汽巨力反复冲压,寻常精钢,恐难堪其负。
敢问马大监,所用‘百炼精钢’,具体是何等配比?锻打几何?淬火几回?可有实物样本佐证其强度?”他的问题直指核心材料工艺,这是图纸上语焉不详、刻意模糊的致命点。
陈宫早有准备,从容道:“此乃匠作营核心秘法,非三言两语可道尽。
马大监曾言,其钢之韧,可弯折百次不断;其钢之坚,寻常刀斧难伤分毫。
若吴侯与先生允诺助战,待破寿春之日,我主愿以部分成品部件,供江东良匠参详。
”他巧妙地将实物验证推到了战后,画了一个未来的饼。
周瑜不置可否,羽扇轻摇,指尖又移向热效率计算的一角:“其二,按此图所示公式推演,其热力转化之效,十不足一。
如此巨大炉火,产出蒸汽,驱动飞轮之力,竟损耗如此之巨?此乃设计本然之局限,还是…另有玄机未显?”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马钧故意留下的那个错误常数值带来的效率陷阱。
陈宫心中暗赞周瑜眼光毒辣,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叹服与一丝“无奈”:“公瑾先生慧眼!此‘汽力’之术,方兴未艾,转化之效确为当前瓶颈。
马大监殚精竭虑,亦未能尽善。
然,即便十不足一,其力已远超人力畜力,足堪大用!此图所示,已是当下极致。
”他坦然承认“缺陷”,反而显得真实可信,并将“瓶颈”归咎于技术发展阶段,暗示江东若参与,未来或有共同突破的可能。
周瑜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整个系统的循环上,眉头微蹙:“其三,此图所示,蒸汽驱动活塞后,便逸散无踪。
然蒸汽生发不易,如此耗散,岂非靡费巨大?马大监天纵奇才,难道未曾思及…冷凝回水,循环再用之法?亦或是…另有精妙阀门,控其流向,增其效率?”他直接点中了图纸上被马钧完全隐去的两大核心——冷凝循环与精密配汽阀!
此言一出,连孙策都从狂热中冷静了几分,看向陈宫。
陈宫心中剧震,周瑜的洞察力远超他的预估!他强自镇定,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苦笑”与“钦佩”:“公瑾先生真乃神人也!此两点,正是马大监日夜苦思、力求突破之关键!然…此乃‘天工秘术’登峰造极之所在,亦是匠作营耗费无数心血、损毁物料无算,方摸索出的不传之秘!请恕宫直言,此等关乎命脉之核心,纵使我主,亦不敢轻授于人。
此番献图,所示乃‘力’之本源与宏大前景,至于登顶之阶…”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需待精诚合作,互信无间之后,方可徐徐图之。
”
陈宫的回答,半真半假,滴水不漏。
既承认了周瑜指出的关键缺失是事实(因为图纸上确实没有),又将其包装成技术巅峰的“不传之秘”和未来深度合作的诱饵,将“不完整”合理化为“诚意展示”与“未来期许”。
堂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图纸带来的震撼是真实的,那磅礴的力量感令人心驰神往。
但周瑜指出的疑点与缺失,如同华丽锦袍下的虱子,让人无法忽视,更平添了无尽的诱惑与遐想——完整的秘术,该是何等惊天动地?
孙策的目光在图纸和周瑜、张昭等人脸上来回扫视,年轻的胸膛微微起伏,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权衡。
一直沉默的张昭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忧虑:“主公,刘豫州此图,固是惊世骇俗。
然,其心难测!助其破袁术,固然可得此图,然袁术若灭,刘基尽得淮南膏腴之地,其势更盛!届时,挟大胜之威,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