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江东水师天下雄,欲借其力需奇谋(3/3)
关键的承压结构细节。
他标注了“水”、“火”、“汽”的流转方向,却隐去了精确的压力参数、温度控制节点以及最要命的密封技术。
他详细画出了连杆与曲轴的结构,甚至标注了部分尺寸,却在几个关键的轴承连接处、应力集中点,故意使用了模糊的线条或标注了明显不合理的公差,如同在精密的齿轮中偷偷掺入了致命的砂砾。
图纸的边缘,马钧精心绘制了几幅小图。
一幅是这“汽力”装置如何驱动楼船外侧明轮的假想图,巨轮破浪,气势恢宏。
另一幅则是驱动鼓风囊的示意图,暗示其在冶炼上的“巨大”潜力。
这些应用场景图,充满了诱惑力,指向了水师和军工这两个江东孙氏最核心的命脉。
然而,真正的陷阱,埋藏在细微之处。
在标注材料时,马钧在几处承受高压高温的关键部件旁,写下了“百炼精钢”的字样。
这看似合理,却隐瞒了陈留匠作营通过“灌钢法”获得的、远超当代水平的特种合金钢的冶炼秘密。
江东纵有良匠,按此标注寻常用铁或普通钢来打造,其结果不是强度不足爆裂,便是过于脆硬而崩断。
在热效率计算的一角,他留下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公式,却巧妙地调整了一个常数值,使得最终计算出的理论热效率,比陈留实际应用的成熟蒸汽机低了数倍不止。
这会让江东的仿制者陷入绝望的瓶颈,无论如何改进,都难以达到图纸暗示的“应有”威力。
更致命的是,马钧完全隐去了“冷凝回水循环系统”和“精确配汽阀门”这两大核心中的核心。
图纸上的蒸汽,仿佛是一次性的消耗品,用过即散。
这使得整个系统效率低下得可笑,距离实用化遥遥无期。
而缺少了精密的配汽控制,动力输出将变得狂暴而难以驾驭,毫无实战价值。
两名老画工屏息凝神,依照马钧的指示,用最精细的工笔,一丝不苟地将这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线条和标注誊绘到新的图纸上。
他们知道自己在参与一项足以撬动天下大势的谋略,笔下每一根线条都重若千钧。
灯火摇曳,映照着图纸上那充满力量感却又暗藏致命缺陷的机械图景。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流逝。
数个时辰后,一份堪称“艺术品”的诱饵图纸终于完成。
它完美地展现了“汽力”驱动巨物的磅礴气势和诱人前景,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无比“真实”和“可行”。
然而,它的内在,却被马钧以神乎其技的手法,抽走了真正的灵魂与脊梁,变成了一具华丽却无法站立的空壳。
马钧拿起完成的图纸,对着灯光仔细审视了最后一刻。
他枯瘦的手指拂过那些精心设计的“歧路”与“缺失”,嘴角终于露出一丝极淡、却冰冷如铁的笑意。
他将图纸小心翼翼地卷起,装入一个特制的、内衬防潮丝绸的青铜圆筒中,用火漆牢牢封缄,并在封口处,亲手烙下一个微小的、代表匠作营最高机密的齿轮徽记。
捧着这冰冷的青铜圆筒,马钧走出档案库,将其郑重地交到早已等候在外的刘基手中。
刘基接过铜筒,入手微沉。
他无需打开,仅凭马钧的眼神和这铜筒的分量,便已知晓其中承载着何等的“奇谋”。
他目光深邃,望向东南方向,仿佛穿透了重重屋宇与千里山河,看到了秣陵水寨中那位雄姿英发的江东小霸王和他身边那位羽扇纶巾的俊美都督。
“精钢为匣,藏木牛之骨。
”刘基低声自语,指节轻轻叩击着冰凉的青铜筒壁,发出清脆的微响。
“周公瑾,此‘骨’已备,静待汝…入彀中!”
喜欢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请大家收藏:()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