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内层:方舟之心(一)(2/3)
世界陷入一片令人心悸的死寂。
“密封完成!压力测试,走起!”“数据鹰眼”小王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抖。
主控台上,内部压力数值开始爬升。
所有人的眼珠子都黏在那个数字和旁边的绿灯上。
数字稳住了。
绿灯长亮。
“压力稳了!没漏!完美密封!”小王的声音终于透出激动。
短暂的沉默后,压抑的掌声响起,不热烈,但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劲儿。
工程师们互相捶了下肩膀。
孙浩长出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湿透了。
他看向马克,马克只是微微点了下头,眼神里掠过一丝赞许,随即又恢复了那掌控一切的沉静。
这道隔绝生死的“诺亚铁幕”,终于落下。
“诺亚”落下,“方舟之心”彻底封闭。
空气循环系统的低鸣更清晰了,无数层过滤网和吸附剂像筛子一样,把灰尘、细菌甚至可能的毒气都滤得干干净净。
空气清新得有点“假”。
穿过几道小一号但同样厚重的内部门,来到方舟真正的“生命线”。
这里的画风突变,跟外面的荒凉钢铁截然不同,带着点超现实的诡异。
水培农场区:柔和的蓝紫色LED灯光笼罩着巨大空间。
不是土地,而是一排排流动着营养液的浅槽架子。
翠绿的生菜、莴苣舒展着叶子;红彤彤的小草莓点缀其间;藤蔓嫩芽顺着细绳往上爬。
空气里是湿润的植物清甜和淡淡的营养液味儿。
几个穿着浅蓝洁净服的“园丁”安静地穿梭其中,查看着各种参数。
“B7区生菜叶子边儿有点黄,营养液EC值高了0.2,调低点。
”
农业模块负责人苏岚,声音轻得像怕吓着这些“小祖宗”。
她走到一排特殊的架子前,上面是翻滚着的、绿得发黑的小球藻,在光生物反应器里像浓缩的绿水。
“苏工!苏工!”新兵张伟(被分到这个“世外桃源”后精神多了)兴奋地跑过来,脸放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藻类三号罐!蛋白质转化率又涨了0.5个百分点!咱们的‘绿色肉罐头’更高效了!”
苏岚难得露出一丝笑意:“好样的,小张。
这点提升,可能就是关键时候多几口‘救命粮’。
继续盯着,让这些小家伙使劲长。
”她轻轻触碰一片嫩绿的叶子,像是在触碰希望本身。
在这里,每一片绿叶,都是对末日荒漠最倔强的嘲讽。
离开生机勃勃的农场,穿过几道需要虹膜和声纹双重认证的合金门,气氛骤然降至冰点。
这里是“深蓝”机房——方舟的“大脑”与“神经中枢”。
空气干燥冰冷,带着精密电子设备特有的臭氧味。
没有窗户,只有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黑色机柜,如同沉默的钢铁森林。
机柜表面指示灯如同呼吸般明灭,发出低沉的、几乎听不见的嗡鸣。
巨大的散热管道在天花板上纵横交错,将设备产生的热量导向核心区的热能回收系统。
偶尔有轻微的“滴答”声或风扇转速的细微变化,打破这片电子坟墓般的寂静。
苏夏(方舟的“网络女神”)坐在主控台前,眼神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