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学生会副主席(1/3)
燕京大学百年纪念堂,灯火辉煌。
校学生会副主席竞选演讲暨答辩正在进行。
台下座无虚席,前排是校领导、各院系教授代表,后面是黑压压的学生。
聚光灯下,林薇穿着简洁得体的职业套裙,乌黑长发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沉静的眉眼。
她站在讲台中央,身后巨大的全息屏上不再是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流动着复杂数据流和模型结构图的“混沌之眼”项目核心框架。
“……同学们,”林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平静,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有人认为,学生会是务虚的名利场。
但我想说,在燕京大学,它更应是思想碰撞、智慧闪光、责任担当的舞台。
我参选副主席,不是为了光环,而是希望汇聚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为燕京大学,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
她微微转身,指向全息屏上那如同星空般深邃、又如风暴般混乱的数据模型:
“这就是我现在投入心血的项目——‘混沌之眼’。
它源于一个朴素的问题:当信息如海啸般涌来,真假难辨,冲突四起,我们能否找到那根定海神针?这不仅是战场指挥官的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个体面临的挑战!”
台下变得异常安静。
林薇没有煽情,没有口号,她直接切入最硬核的技术内核:
“‘混沌之眼’的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在无序中寻找秩序,在冲突中识别模式,在噪音中捕捉信号。
它需要最前沿的算法,也需要最底层的数学逻辑支撑。
”她指尖轻点,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被解构,复杂的关联图谱如同神经网络般铺开,“比如,如何识别并剔除这种‘高频宽谱随机干扰’(她圈出一个区域)?传统方法效率低下。
我们引入了‘分形递归滤波’和‘量子退火优化’,将识别精度提升了80%!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模型,它是在为未来的战场,乃至更广阔的复杂决策领域,锻造一把智慧的钥匙!”
她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技术难点和突破,逻辑缜密,数据翔实。
全息屏上不再是PPT,而是一场关于智慧对抗混沌的现场演示。
台下不少理工科学生眼睛发亮,频频点头。
前排的领导们,包括周培源校长,眼中都流露出赞许。
这才是燕京大学需要展示的学术实力!
答辩环节,一个原学生会干部、徐哲的“朋友”站起来,语气带着质疑:“林薇同学,你的学术能力毋庸置疑。
但学生会工作繁杂琐碎,需要的是沟通协调能力和实践经验,而不是在实验室里推公式。
你如何证明你能胜任副主席的工作?难道靠你的导师和……某些外部的‘影响力’吗?”暗示陈胜的背书。
尖锐的问题,带着火药味。
全场目光聚焦林薇。
林薇神色平静,没有丝毫慌乱。
她没有直接反驳质疑,而是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