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藏于闹市(2/3)
板发出异常的金属共振。
她将发簪尖端刺入墙缝,挑出一枚带血的眼角膜保存盒,标签上的手术日期正是她"入职"当天。
"陈小姐?"快递员的声音惊飞一群白鹭,林晚秋签收的盆栽里,蝴蝶兰根系缠绕着微型冷冻箱。
当她拨开苔藓,冷藏指示灯显示着熟悉的温度:-196℃——这是人体器官运输的标准低温。
办公室的碎纸机突然卡纸,林晚秋抽出纠缠的纸屑时,发现半张海运提单。
收货方是苏澳港某间生技公司,而品名栏赫然写着:"新鲜脑垂体(亚洲女性/25-30岁)"。
她颈后的汗毛突然竖起,想起昨天体检时护士多抽的两管血。
午后的雷阵雨冲刷着海岸公路,林晚秋在雨衣下握紧电击笔。
骑机车尾随的槟榔西施摘下安全帽的刹那,后视镜映出的脸竟与新加坡会所里溺亡的陪酒女重叠。
当西施伸手掏向腰间时,林晚秋猛然转弯冲进小巷,墙头监控探头的红灯像极了狙击枪的激光瞄准点。
深夜的民宿天台,林晚秋用紫外线灯扫描新到的员工体检报告。
在X光片第三肋骨处,本该光滑的骨面呈现细密的锯齿状——这是国际雇佣兵常用的人体追踪器植入位。
她将柠檬汁滴在体检医生签名处,"张维中"三个字逐渐变成俄文"Смерть",在斯拉夫语中意为"死亡"。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清水断崖时,林晚秋站在旅行社橱窗前整理宣传册。
玻璃倒影中,实习生的枪油指甲正在拆卸打卡机,而财务王姐的珍珠项链里藏着针孔摄像机。
她微笑着将"太鲁阁秘境之旅"的传单递给客人,传单背面用隐形墨水印着器官价目表——最新补货的肾脏图标旁,画着一朵滴血的玫瑰。
砂卡礑步道的雨雾漫过林晚秋的睫毛时,她听见了竹竺的笑声。
那声音分明来自自己喉咙,却在岩壁间折射成陌生频率。
旅行团成员们正在拍摄翡翠色溪水,没人注意到导游手册从她指间滑落——泛黄的纸页上,二十年前孩童的涂鸦正与她记忆中的孤儿院围墙重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导,这棵树好像长了人脸耶!"大学生指着红桧树瘤惊呼。
林晚秋凑近时,树皮沟壑间浮现出朱厚道保镖的刺青图案,潮湿的树脂渗出GN-7解毒剂特有的苦杏仁味。
她突然剧烈干呕,眩晕中看见自己左手背浮现出淡蓝色血管网,和新加坡实验室里那些培养舱中的克隆体一模一样。
民宿阁楼的月光格外惨白。
林晚秋用紫外线灯扫描体检报告,原本空白的边缘浮现出胚胎发育图谱。
当她把柠檬汁滴在血型栏时,"O型"逐渐变成罕见的HHh血型——这是基因编辑人特有的标记。
窗外海浪声突然变调,她听出这是三短三长的求救信号,与桃园机场包裹上的血书密码完全相同。
"您的特调咖啡。
"楼下新来的烘焙师递来拉花杯,奶泡上的玫瑰图案正在渗出血丝。
林晚秋的指尖刚触到杯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