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十世承负》(2/3)
业的六世祖母)因琐事长期虐待家中老仆,致其投井自尽。
**“此为四恶!刻薄寡恩,逼死人命,其恶积于‘戾气之缠’!”**
***第五世:**一个乡绅(李承业的五世祖),为霸占邻家风水好的坟地,勾结官府,构陷其罪,逼得邻家破人亡。
**“此为五恶!仗势欺人,谋夺田产,其恶积于‘贪欲之渊’!”**
***第四世:**画面中一个看似忠厚的农夫(李承业的四世祖),因贪图几两银子,在饥荒时竟将自己亲生女儿卖入娼门。
**“此为六恶!骨肉相残,泯灭人伦,其恶积于‘绝情之殇’!”**
***第三世:**一个游方道士(李承业的三世祖),以邪术骗取富户钱财,作法不灵反害得富户家宅不宁。
**“此为七恶!欺世盗名,邪术害人,其恶积于‘邪祟之染’!”**
***第二世:**画面中一个屠夫(李承业的二世祖),性情暴虐,虐杀牲畜取乐,甚至对老弱病残亦拳脚相向。
**“此为八恶!暴戾恣睢,虐生欺弱,其恶积于‘凶煞之气’!”**
***第一世(李家迁居此地的始祖):**一个落魄书生(始祖),为求功名,竟剽窃恩师呕心沥血之作,害得恩师气绝身亡。
**“此为九恶!忘恩负义,欺师灭祖,其恶积于‘道义之崩’!此为承负之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册翻动,十世画面流转,每一桩恶行都清晰无比,罪孽如同黑色的藤蔓,从始祖开始滋生蔓延,缠绕着后世子孙。
判官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李承业魂体颤抖:
“李承业!**《太平经》有云:‘承负者,天道循环之常理也。
前人行恶,后人无辜受其过责;前人积善,后人亦蒙其余荫。
’**你李家自始祖起,九世之中,或大奸大恶,或小奸小恶,其行虽隐,其心已污!所积不善之业,层层叠加,如污浊之流,汇入家族血脉气运之中!**‘十世一周’,承负之期已至!**此三载灾厄,田毁父亡母丧,乃至你幼女垂危,皆是这九世不善之业,累积至第十世,由你父、你母、你女与你共同承受!此乃天道承负,报应不爽!”
李承业如遭雷击,看着玉册上那些面目模糊却作恶多端的先祖,再看着怀中痛苦不堪的女儿魂影,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原来如此!原来那些看似遥远的祖先,他们的每一个邪念,每一次恶行,都如同投入命运长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竟能跨越百年,最终重重地拍打在后代身上!他李家何曾无辜?他们承受的,正是祖先种下的苦果!
“仙官!仙官开恩啊!”李承业涕泪横流,拼命叩头,“小女囡囡才三岁,她何罪之有?!求仙官垂怜,放过她吧!那九世之恶,小人愿一力承担!纵使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小人也甘愿!”他看向玉册上祖父囤粮时冷漠的脸,高祖构陷同窗时得意的笑,二世祖虐杀生灵时的狰狞……那些隔世的罪孽,此刻却像沉重的山峦压在他心头,让他窒息。
判官看着他绝望而真诚的哀求,古井无波的眼神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
他手指在玉册上一点,画面流转,定格在昨日黄昏:李承业拖着疲惫的身躯从镇上抓药回来,路过村口破败的土地庙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饿得奄奄一息的老乞丐蜷缩在墙角。
李承业摸了摸怀中仅剩的、准备给囡囡买糖的两个铜板,犹豫片刻,最终叹了口气,走进旁边的小店,买了一个最便宜的粗面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