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我是猫大王百度百科> 第28章 火烧粮草后,徐晃死守平原

第28章 火烧粮草后,徐晃死守平原(3/3)

遭灾,玄德公把自己的口粮分给百姓;去年闹蝗灾,他蹲在田埂上和老农一起捉虫。

    "他的声音发哑,"百姓要的不是撤退的将军,是能挡在他们身前的墙。

    " 帐外的更鼓声敲过三更。

     徐晃突然抓起炭笔,在地图上画出三条红线:"乐安郡被烧,说明徐州军早有后手。

    "笔尖戳进高唐县,"曹豹退到高唐,不是溃逃,是等后援。

    "他转向传令兵,"你回去告诉玄德公,徐晃若退,临淄以北千里无屏障;徐晃若守,至少能拖徐州军十日——" "可军令......" "我抗。

    "徐晃打断他,指尖重重按在"平原"二字上,"抗令的罪,我担。

    " 传令兵走后,帅帐里的炭盆"轰"地爆出火星。

     徐晃解下佩刀搁在案上,刀鞘上的铜钉还沾着昨夜的血。

     他先唤来张校尉:"带八百人去拆了西市的木楼,木料全运去加固城墙。

    "又对亲卫道:"把军粮库的钥匙拿来,从今日起,每顿军粮减两成——省下来的磨成麦粉,分给城东的老弱。

    " "将军,那咱们......"亲卫欲言又止。

     "兵饿不死,百姓饿急了会开门。

    "徐晃扯过件旧棉袍披在身上,"再去把城里十五到四十的青壮全叫到校场,每人发柄短刀。

     张教头不是会几套太祖长拳? 让他带着练刺靶——刺不准的,晚饭没麦饼。

    " 校场的梆子声敲到第五遍时,徐晃蹲在城墙上检查箭垛。

     寒风吹得他鼻尖发红,却不妨碍他摸出块碎陶片,在墙缝里刮出半星黑灰:"这是火油。

    "他转头对守城的伍长道,"夜里每隔两个时辰浇一次水,结了冰也得敲碎——徐州军要是敢用火攻,老子让他们的梯子全粘在城墙上。

    " 月上中天时,帅帐的烛芯已经换过三次。

     徐晃铺开最后一张羊皮纸,咬破食指。

     血珠落在纸上,晕开个暗红的点。

     他盯着那点看了片刻,提笔写道:"玄德公钧鉴:乐安失,高唐疑,平原若弃,临淄必危。

     晃虽不才,愿以颈血立誓——吾在,平原城不失!" 最后一笔拖得老长,像道未干的剑痕。

     他吹干血书,折成方胜,交给亲卫:"骑我的乌骓去,连夜送到临淄。

    "亲卫接过时,触到他指尖的温度——比雪还凉。

     "将军......"亲卫喉头哽住。

     "走。

    "徐晃转身看向窗外,平原城的灯火星星点点,像落在雪地上的星子,"告诉玄德公,莫要为我分兵。

    " 临淄城的晨雾刚漫过城门时,刘备正攥着血书站在演武场边。

     他的手指把羊皮纸攥出了褶皱,指节发白如骨。

    "备要亲自带三千精骑去平原!"他转头对身后的陈子元道,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急躁,"晃兄弟只有五千人,徐州军至少......" "使不得。

    "陈子元伸手按住他的胳膊。

     军师的羽扇垂在身侧,往日清亮的眼此刻沉得像深潭,"袁绍的探马已过黄河,曹操的粮草船泊在济水——您若离开临淄,这盘棋就真乱了。

    " 刘备的喉结动了动。

     他望着东方渐亮的天色,仿佛看见平原城头那面"徐"字旗正被北风撕扯,听见徐晃的声音混着战鼓传来:"放箭!" "元直,"他轻声道,"备从未觉得,等一封信,会这么难熬。

    " 喜欢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请大家收藏:()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聚宝乾坤碗 大道仙瓶 无名剑主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明朝的名义 唐代秘史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医圣杨洪一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 无妄仙君 史上最强县令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云起惊鸿客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葬魂天刃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大楚武信君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天绝剑破宿命劫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开局被捉奸,从小吏到权倾南北 纵横诸天:从修炼辟邪剑法开始 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北军悍卒 诗泪洒江湖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水煮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