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京都,健康城,皇宫。
天子萧衍愁眉苦脸坐在龙书案后。
他本来最近正在筹划,再过几个月要给自己办一场舍身大会,积福报修来世。
哪知兵部尚书李镇业慌慌张张的跑来求见,给他带来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北蓟正在集结兵马!
在襄阳、江北一带,北蓟车骑将军慕容绍宗号称已集结兵马三十万,正蠢蠢欲动,要从两线同时出击,攻打南汉。
这消息实在太过震惊。
要知道南汉与北蓟这么多年能相安无事,一是因为南汉有一道飞云山脉,阻挡住了襄阳的攻势。
二是北蓟不善水战,南汉还仗着有一条淮江天险,如此才能苦苦支撑。
三是因为北蓟自己内部常年动荡不安,所以才无暇南顾。
可如今三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在江畔,若是真被他们过了淮江,陆地上冲锋陷阵,南汉实在胜算不高。
萧衍一时间犹豫不决,难下决断。
“陛下。
”
李镇业满脸焦急,
“如今我大汉可用之兵不足二十万,不如...议和吧。
”
议和?
萧衍抬头看着李镇业,
“北蓟集结了三十万大军,怎肯轻易议和?”
“陛下,不可议和!”
老侍中杨廷和瞪了李镇业一眼,
“敌军来犯,咱们不动一刀一剑便要议和,如此示弱,后患无穷!”
“侍中大人!”
李镇业见他处处与自己做对,心里气极,
“如今咱们兵马粮草皆是不足,李庆之又死了,何人可以统兵御敌?”
“陛下。
”
杨廷和目光灼灼看着萧衍,
“老臣保举一人,定能退敌千里,保我大汉平安。
”
萧衍隐约猜到他说得人选,眉毛慢慢挑起来,
“哦?杨老保举何人?”
杨廷和垂下眼皮盯着桌角,轻声道,
“此人当年在白马渡,一战打退南周,为我大汉西境赢了十年太平。
”
萧统!
萧衍眼睛慢慢眯起,死死盯着杨廷和。
老侍中知道,此话一出必然得罪了皇帝。
可如今形势危急,要想保住大汉国运,也就只有这一个人选。
他说完了话,便不再言语,静静站在桌前,等着皇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