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残阳如血,龙潜星火(2/3)
经营多年、用于渗透和关键时刻输送重要人物的生命线!价值…无可估量!
“此图…此令…”赵桓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在诉说与己无关之事,“若落入忠义之士手中,便是刺向西夏心腹的利刃,联络西北义士、光复河山的希望之路…”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洞外,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正在烈火与鲜血中沉沦的汴梁,看到了宗泽那不屈的身影,看到了岳飞那染血的沥泉枪…他的眼中,翻涌着无尽的悲怆、刻骨的仇恨,以及一种近乎涅盘的决绝。
“然…朕…不能走。
”赵桓的声音轻如叹息,却重若千钧。
“官家?!”韩二惊骇抬头。
“汴梁已破,宗帅殉国,国本动摇,神器蒙尘…此乃朕之罪愆,万死难赎!”赵桓的声音带着撕裂灵魂的痛苦,“若朕此刻随尔等遁入西夏,纵有万般理由,在天下人眼中,便是弃国弃民,苟且偷生!与那裂土称藩的傀儡何异?!民心…将彻底离散!大宋…将再无凝聚之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刺入掌心,鲜血渗出,带来尖锐的刺痛,也带来最后的清醒:
“朕,乃大宋天子!纵使龙困浅滩,亦当…死于大宋之土!葬于…汉家之山!”
“此图,此令,便是朕…留给这破碎山河…最后的薪火!”
赵桓的目光如同燃烧的星辰,死死盯住韩二:“韩卿!听朕最后旨意!”
“第一,此西夏密信、密道图、令牌,由你贴身保管!此乃国之重器,关乎未来反攻之机!绝不容失!”
“第二,待朕…驾崩之后…”他平静地说出这两个字,仿佛在安排一件寻常事,“你即刻率领所有义士,带上李七,由‘猿愁径’或…或按此图所示,择最安全路径,突围出山!”
“第三,出山之后,尔等首要任务,不是复仇,不是寻朕尸骨!而是…找到岳飞!”赵桓的语气陡然变得无比急促而凝重,“将此金扣(他艰难地从怀中摸出那枚边缘锋利的燧石,它已替代了遗失的盘扣,成为他新的信物),交予鹏举!告诉他…朕…愧对大宋,愧对宗帅,愧对天下臣民!然…大宋气数未尽!朕以性命担保,此图此令,乃光复之基!望他…忍辱负重,收拢忠义,联合李纲、宗颖等忠良,以西北为根,以民心为盾,卧薪尝胆,徐图恢复!待…待时机成熟,按图索骥,直捣西夏,雪此国耻!复我河山!”
他喘息着,将染血的燧石塞入韩二手中,目光带着最后的、不容置疑的托付:“告诉他…朕…在汴梁城破、宗帅殉国之时…便已…心随国殇…龙驭…上宾…让他…不必寻朕…不必…为朕复仇…只需…记住…他手中的枪…当为…天下苍生…而战!为…大宋…不灭之魂…而战!”
“官家——!”韩二早已泪流满面,重重叩首,额头撞击在冰冷的岩石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臣…万死…领旨!定不负官家所托!纵使粉身碎骨,亦将此物交予岳将军!”他双手颤抖地接过那沉重的燧石和关乎国运的皮囊,如同捧起一座山岳。
赵桓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身体软软地靠回石壁,脸上露出一丝近乎解脱的疲惫。
他望向洞口透入的那一缕微光,喃喃道:“宗卿…朕…来寻你了…这江山…托付给…鹏举…朕…放心…”声音渐低,终至微不可闻。
那双曾映射过山河、燃烧过智谋与不屈的眼睛,缓缓阖上。
只有胸口极其微弱的起伏,证明着这具躯壳内,尚存一丝游息。
一代帝王,于秦岭幽谷,穷途末路,托付国器,静待终章。
---
**汴梁,东水门。
**
厮杀声、哭喊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交织成这座帝都最后的挽歌。
完颜娄室生力军的铁蹄踏碎了最后的有组织抵抗,金兵狼旗插满了残破的城楼。
街道上,溃散的宋军、绝望的百姓、如同蝗虫般劫掠杀戮的金兵…构成了一幅地狱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