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南天砥柱,北地毒牙(2/3)
斗志。
李纲的布局,如同一盘绝境中的妙手,为这风雨飘摇的南方朝廷,重新勾勒出了骨架。
“还有一事,”李纲拿起那枚染血的燧石信物,目光深邃,“刘三刀带回官家遗命,提及联络李纲、宗颖等忠良,以西北为根…宗颖(宗泽之子)尚在磁州抗金…而西北…”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地图上广袤的秦陇之地,“或许…鹏举伤愈后,那里…才是真正的破局之地!这密信中的‘玄蛇’密道…便是插入西夏心腹的利刃!”
南天的格局,在李纲的铁腕与智谋下,开始艰难重塑。
而遥远的北方秦岭,一场更加隐秘、更加致命的行动,正悄然展开。
---
秦岭,影枭大营,“鹰巢”外围,“蛇窟”附近。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
冰冷的雨丝再次飘落,将山林笼罩在一片湿冷的死寂中。
只有远处“鹰巢”主峰方向隐约的灯火,如同鬼魅的眼睛。
丁七如同真正的山魈鬼魅,紧贴着一片湿滑的崖壁阴影,与黑暗融为一体。
雨水顺着他紧束的黑衣流淌,带走体温,却带不走他眼中孤注一掷的火焰。
他口中含着一片苦涩的草药叶,压制着剧烈的心跳和呼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远处,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蛇窟”入口——一个隐藏在藤蔓后的、仅容一人弯腰进出的潮湿洞口。
里面是天然溶洞改造的水牢,终年阴冷,毒虫滋生,是影枭用来折磨、关押失败者和叛逆者的地狱。
洞口有两名无精打采的黑衣卫看守,腰间挂着黑铃,但在寒雨中,警惕性显然不高。
丁七的目标,不是强攻。
是里面一个叫“蝮蛇”的家伙。
此人曾是影枭的亲卫小头目,因一次护送任务失败,被迁怒打断双腿,扔进了蛇窟等死。
怨毒深重,且知道不少“鹰巢”内部的秘密和守卫轮换规律。
时间一点点流逝。
丁七如同最有耐心的毒蛇,静静蛰伏。
终于,到了后半夜,雨势稍大,那两名看守缩到洞口一块凸出的岩石下避雨,低声抱怨着天气和差事。
机会!
丁七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下崖壁,利用一块巨石和雨声的掩护,迅速接近洞口附近一处早已探明的、废弃的通风裂隙。
裂隙狭窄,仅容手臂探入。
他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包塞了进去。
包里是几块烤干的獾肉,一小包粗盐,还有一张用炭笔写在树皮内瓤上的、极其简短的密信:
“影枭末日,鬼蝠已死,贵人问罪。
潜龙有路,弃暗投明。
带‘蛇窟’图,明夜子时,东涧老槐。
”
——丁亥七九
没有署名,只有他的黑冰台编号。
但“蝮蛇”一定认得!食物和盐,是活命的诱惑。
“影枭末日”、“贵人问罪”是恐惧的催化剂。
“潜龙有路”是渺茫的希望。
而“蛇窟图”,便是投名状!
做完这一切,丁七毫不停留,如同影子般迅速退入黑暗,消失不见。
他不能停留,不能暴露。
剩下的,就看“蝮蛇”的求生欲和对影枭的恨意有多深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雨依旧淅淅沥沥。
丁七如同石雕般潜伏在东涧那株巨大的、根系虬结的老槐树洞内,忍受着湿冷和蚊虫。
他神经紧绷,时刻留意着外面的动静。
子时将近,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终于!
极其轻微、带着拖沓的脚步声,伴随着压抑的喘息,从雨幕中传来!一个佝偻着、拄着简陋木棍的身影,艰难地挪到了老槐树下。
那人浑身湿透,衣衫褴褛,露出的皮肤上满是溃烂的伤口和毒虫叮咬的痕迹,双腿明显扭曲变形。
正是“蝮蛇”!他警惕地四下张望,眼中充满了惊惧和一种病态的希冀。
丁七如同鬼魅般从树洞中滑出,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蝮蛇”身后,冰冷的匕首抵住了他的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