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山魈迷踪 听老崔头讲那迷路的魂(2/3)
,像是怕惊动了什么,“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股子土腥味,还带着点甜腻腻的怪味。
雾一起,光线就暗了,明明是下午,看着却跟黄昏似的。
”
王老五开始慌了,他大声喊,希望能有路过的山民听见。
可喊了半天,回应他的只有自己的声音,还有林子里不知什么鸟叫,听着格外瘆人。
他想拿出窝头吃一口,定定心,可摸了摸腰间的布包,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
“人一饿,心就更慌了。
”老崔头叹了口气,“他想着赶紧找路下山,可越急越找不着。
就在这时候,他听见了声音。
”
“啥声音?”旁边一个小年轻忍不住问,声音有点发颤。
“像是小孩笑,”老崔头眯起眼睛,“咯咯的,又脆又尖,听着挺欢实,可在那老林子里听着,就跟刀子刮骨头似的。
他顺着声音找过去,想问问是不是谁家的孩子也迷路了。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我能想象那画面:浓雾弥漫的老林子,一个壮汉,听见小孩的笑声,循声而去,那该是多诡异的场景。
“他走了没几步,就看见雾里有个影子。
”老崔头的烟锅又亮了,“不大,也就三岁小孩那么高,蹲在一丛灌木底下。
他心里一喜,想着可算见着人了,就喊了声‘小娃娃,你咋在这儿?’”
那影子听见声音,慢慢转了过来。
王老五说,他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幕。
“那哪是啥小娃娃啊!”老崔头猛地吸了口烟,烟雾从他鼻孔里冒出来,“浑身赤黑赤黑的,像是被火烤过的焦炭,可皮肤又透着点诡异的光泽。
最吓人的是那眼睛,通红通红的,跟两盏小灯笼似的,直勾勾地盯着你。
耳朵老长了,耷拉在肩膀上,头发倒是乌黑油亮,跟抹了油似的,披散着。
”
这描述,跟老辈人说的“魍魉”简直一模一样!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过,说山林里有种小鬼,长得像小孩,专门迷惑行人,让人迷路。
没想到,王老五真遇上了。
“王老五当时就吓傻了,腿肚子直打转,想跑,可脚底下像灌了铅似的挪不动。
”老崔头说,“那‘小不点儿’就那么蹲着,看着他笑,咯咯的,声音越来越近。
他想喊,可喉咙里像堵了块石头,啥也喊不出来。
”
更邪门的是,那“小不点儿”虽然没动,可王老五感觉它离自己越来越近,那股甜腻腻的怪味也越来越浓,闻得他头晕眼花,脑子都不管用了。
“他说,当时就觉得眼前的路变了,”老崔头比划着,“明明是刚才走过的地方,可看着又陌生。
那‘小不点儿’的笑声在他耳边绕来绕去,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一会儿又好像在头顶上。
他想往回走,可走了几步,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丛灌木底下,那‘小不点儿’还在那儿蹲着,冲他笑。
”
这就是魍魉鬼的害人法子——迷惑心智,让人在原地打转,永远走不出去。
王老五被困在那片洼地里,不知道过了多久。
白天,他能看见那赤黑色的小影子在雾里若隐若现;晚上,那红眼睛就像鬼火一样,在黑暗中盯着他。
“他说,最难受的不是饿,也不是累,是心里那股子绝望。
”老崔头的声音有些沙哑,“明明知道家就在山外头,可就是走不出去。
看着那‘小不点儿’的红眼睛,听着它的笑声,就觉得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缠住了,越挣扎越紧。
”
他试过用柴刀砍树做标记,可等他转一圈回来,发现那些砍痕早就不见了,树皮光滑如初,好像从来没被砍过一样。
他也试过跟着太阳的方向走,可那雾时浓时淡,太阳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完全分不清方向。
“到后来,他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啃树皮,喝泥坑里的水。
”老崔头摇摇头,“人都快熬干了,可那‘小不点儿’还在那儿,不远不近地跟着,就像看耍猴似的看着他。
”
说到这儿,老崔头停了下来,又吧嗒起旱烟。
马灯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