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笔迹藏锋(2/3)
意藏了笔锋……”
柴珃取了玉管紫貂毫笔,蘸了朱砂墨,翻阅着一摞卷宗册子,将藏了笔锋的几十处案子,全都圈了出来。
玉九思将那几十处被圈出来的案子合在一起,比较过后,还真就看出来一丝蹊跷,惊讶又惊喜道:“沈知府从哪里找来的默写之人,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洞察之力,竟真能从一片太平的卷宗里发现问题,还想了这么一个隐晦的法子,有意提醒咱们呢?”
柴珃放下毛笔,笑了笑,摇头道:“多半只是随手为之,看得出来就当是提醒了,看不出来也跟他没关系。
”
玉九思闻言更是好奇:“王爷,要不属下去查一查,看一看这位过目不忘的学子,到底是何来历?”
柴珃嫌他没事找事,冷眼否决道:“蛋吃到了嘴里,又何必管是哪只鸡生的,不过是一个普通学子,既然不想牵连进来,便只当是其无意所为罢了。
”
玉九思那一丝好奇心顿时散了干净,诚心夸赞道:“王爷处处为人着想,实乃仁义!”
柴珃踢了他一脚,恼怒道:“少拍一些不着边际的马屁,之前让你查的事情,都查清楚了。
”
玉九思跳着脚躲开,赶忙汇报着最新进展。
第一件是金陵各大世家十五年前新旧家主交替之事,查来查去,还是苏氏本家最可疑。
玉九思合理猜测道:“皇后娘娘之父,您的亲舅公苏彦昌,本就是老昌平侯唯一子嗣,早早便被立为世子,自幼风光,性格张扬,做事更是不顾后果,最后却因宠妾灭妻,丢了板上钉钉的爵位,只能退守金陵本家,十五年苏老舅公病逝,换了苏舅爷当家,也就是皇后娘娘的庶兄,您的亲舅舅苏长青,其表面上看着懦弱老实,行事却滴水不漏,这父子二人,倒是最符合王爷您之前所猜测。
”
当然,再是可疑,也讲证据,如今没逮着狐狸尾巴,也只能继续盯着而已。
第二件则是与苏长智一同遇害的漕司书吏苏成泽的家人之下落,这事却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玉九思只简单总结道:“苏成泽亡故后遗孀卷了钱财跑了,直接将两个襁褓中的孩子撇下,由其姑母抚养长大,靠着杀猪卖肉为生,倒也活得安稳太平。
”
手下的暗卫只查到这里,玉九思觉得于案件没甚用处,便没让人再继续深挖了。
柴珃大概也是同样想法,如今又找到了漕司卷宗之疏漏,之后的谋划便成了至少一半,再去搅扰苏成泽的家人,实在没什么必要。
柴珃丢下手里的卷宗册子,不按常理出牌道:“与其费尽心思地在继续挖下去,不如逮住合适的时机,直接往深水里丢个雷,不管是什么魑魅魍魉,总能炸出来几个。
”
如今查漕司卷宗,包花魁迷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