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省委副书记给新市长居思源出的难题(3/3)
朴还在讲山核桃,居思源似乎很有些兴趣,在笔记本上记着,不时还抬头与李朴对视一下。
李朴停下来,看了下手机,没接。
居思源问:“桐山除了山核桃和茶叶,还有哪些能开发的山产资源?”
“这个很多。
比如山楂,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
山民们采了,却很少拿出去卖。
可惜了。
还有山野的养殖业。
现在我们有一个村,村长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家当村长,同时租用山场养殖土鸡,效益相当好。
江平市场上的土鸡相当数量都是出自这个村的。
不过规模还是小,我们下一步准备给他些扶持,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扩大养殖量,增大销售半径。
”李朴说着,脸上竟露出有些憨厚的微笑。
居思源心想,这真的是个山区的县委书记,说到山,就激动,就高兴。
这样的干部,现在是少之又少了。
居思源又喝了口茶,野茶的清香持久、淳厚。
马鸣过来,用手机示意了一下,居思源拿过手机,看了看号码,然后向李朴点点头,便起身。
到了走廊上,他才按了接听键,道:“李书记,我正在底下县里。
”
“啊,好啊,要经常到基层。
到基层才能掌握一手的真实的情况。
很好!”李南先是官话了一遍,然后道,“工作基本适应了吧?”
“才开始,谢谢李书记关心。
”
“哈哈,你会很快会入行的。
年轻人,上手就是快。
还有个事,给你招呼下。
”
“啊!”
“上海的联建公司,前两年在江平搞了个地产项目,可能涉及用地上有些问题,他们找到我。
我说这事我不好干预嘛,是吧。
你看看,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把这事处理了。
毕竟人家也是为江平的经济发展嘛,是吧?啊!”☆米☆花☆在☆线☆书☆库☆http://Book.MihUA.NeT
http://Book.MihUA.NeT
“这……这样吧,我先了解下情况,然后再给您汇报。
”
“那好,好!”
挂了电话,居思源在走廊上站了会儿,联建公司他是知道的,在省城也有楼盘。
人家说,中国现在跟官场关系最紧密的公司,不是国企,而是房企。
房企拿地,是给政府的土地财政增加收入;而房企在一个地方发展,政府在环境上的宽与严,会直接导致项目的成与败。
房企也因此与官员之间形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这几年,众多官员的腐败,都与房企有关。
房企老总所能攀上的领导干部的级别,就像他们所竖立起来的房子一样,高度有时令人难以猜测。
比如联建,这不就找到了李南书记头上?李南书记能亲自为他们打电话,其中的利害,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李南副书记没说联建在用地上到底有什么问题,只是说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解决,这是最大的、最有原则性的官话。
招呼打了,也没有明确的指示你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必须在原则范围内,话语中的机关,甚至比古人穷其一生所研究的墓道机关还更精巧。
居思源摇了摇头,回到会议室。
李朴正在接一个电话,而且大声地嚷着,见居思源进来,李朴说了句:“回头我再找你!”收了线,然后道:“刚才我汇报了桐山农业的情况,桐山的工业也有,但目前规模不大,我们最大的企业年产值才二点五亿,是水泥厂。
其他的企业,产值都在几千万或者几百万甚至更小。
财政收入去年是二点二亿,其中国家财政返还资金占到了八千万。
桐山发展的步子缓慢,当然,首先我作为班长要检讨,我们的思想不够开阔,工业经济一直滞后。
我们实在是找不到好项目,也引不来好企业。
桐山离最近的高速一百二十公里,离国道也有一百多公里。
交通不便,是制约桐山发展的根本。
因此,我们一直呼吁国家在交通发展中,考虑到桐山的特殊性。
特别是市里,居市长来了,我们也请求市里将桐山的交通工程列在重要位置。
我们别的政策不要,只要好的交通。
有了好的交通,桐山的山货就能出去,就能卖大价钱,富民是第一,其次是富财政。
民富,财政自然就会跟着富。
”
“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居思源肯定了句,道,“因地制宜,一直是我们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个不能随便动。
”又问,“世民县长还有补充的吧?”
“这个……刚才李朴书记已经汇报得很全面了。
我就补充一点,我们的工业经济近年来也在努力,有所起色。
最近我们正在跟汇源集团谈合作,他们利用我们的山货资源,在桐山开办加工企业。
这个项目如果能谈成,年产值可以达到十亿元以上。
”
“现在进展怎么样?”
“各地竞争得比较激烈。
招商就是竞争,我们正在努力。
”
“这样大的项目,而且是依托桐山资源,方向很好,值得下工夫去争取。
如果需要市里出面,我们一定支持。
我自己也可以,你们随时说下,我亲自去谈。
”居思源正说话,电话又振动了。
他没看就直接摁了。
然后又继续道:“其他同志……啊,”停了下,他望着华石生,“石生秘书长,说说!”〖米〖花〖在〖线〖书〖库〖http://BOoK.MIHua.NeT
http://BOoK.MIHua.NeT
华石生其实早作好了说话的准备。
市政府秘书长跟市政府秘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名称上仅仅多了一个“长”字,但秘书长是政府领导,秘书是服务领导。
华石生也是老资格的秘书长了,他知道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他把笔记本翻到刚记录的那一页,又用钢笔压好,才开口:“刚才李朴同志和世民同志的汇报,我总体感觉都很全面,而且也客观。
桐山有桐山的特点,与其他县区比,有劣势,但也有优势。
这优势就是山,就是山产。
因此,桐山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我认为是极其正确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单纯地靠农业是实现不了的,必须走工业化的路子。
要有大项目支撑,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大的项目和大的企业到桐山。
富民是一个方面,富县也是必须要走的路。
县不富,发展就没有后劲。
当然啰,我不是反对开发农业,搞农业产业化。
这个,可以更多地发动农民,让他们自己去搞。
政府还是得集中精力搞大产业,抓大项目,抓大收入。
”
居思源看了看手机,也快十二点了。
华石生瞥见居市长在看手机,立即说了句:“时间也不早了,我就不说了。
最后请思源市长作指示。
”
居思源扬了扬眉毛:“我没有什么指示。
对桐山,对整个江平的情况,我都是刚刚开始了解。
一知半解,是没有发言权的。
因此,这次调研目的就是听。
刚才李朴同志、世民同志都讲了,石生秘书长也谈了很好的意见,都很好,都很有意义。
我这次调研,除了桐山,还有流水,接着下来是三区。
最后要召开主要领导的座谈会。
如果说有什么指示,就到座谈会上去说吧,不过,桐山也确实给我一个启示,那就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
详细的不说了。
李朴同志啊,中餐就简单一点,吃过中餐我想去看看山核桃基地。
”
“好,就安排。
”
中餐就在招待所食堂,都是些山区特色菜,清亮,看着就可人。
李朴说:“思源市长第一次到桐山,就用家常小菜,不见外吧?”
“这个最好。
这才说明桐山没有把我居思源看成外人。
桐山是革命老区,有优良的传统,根本就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现在你们搞农业产业化,也就是依靠群众嘛!来,我以茶代酒,敬一下桐山班子里的同志。
”居思源站起来,举起茶杯,大家也都端着杯子,居思源说:“等山核桃产业搞大了,发展起来了,我来喝酒,好好地敬大家。
”
李朴带头鼓掌,华石生有些奇怪地看了眼。
因为不喝酒,饭也就吃得快,不到半小时,中餐结束。
华石生问居思源市长中午是不是休息一会儿,居思源说不了,直接到下面去。
看完基地,直接到流水。
山核桃基地离县城近七十公里,都是盘山公路。
车子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
刚转过山角,满坡的山核桃树便迎上来,李朴说:“从这山一直往里,是八千亩,另外在其他乡镇零星种植有两千亩。
”
居思源走到一棵山核桃树旁边,树有半人多高了,李朴介绍道:“这是通过嫁接的苗木,三年就可以挂果。
这七千亩地,共有三个山核桃种植合作社,两个是本地人牵头的,一个是外地收购户牵头的。
树苗由牵头人出一点,老百姓自筹一点,政府也补偿了一点。
三个一点,加上合作社提供技术和肥料,农民只管种植和管理,这种产业化比较适合贫困山区。
”
放眼一望,确实都是大片大片的山核桃林,居思源又往前走了小半里地,两旁山上,一直从山脚到山顶,都是核桃树。
他对李朴道:“这不错,这就是绿色银行哪!”